在某党校(行政学院)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党校是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也是锤炼干部党性的“大熔炉”。大家进党校,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什么?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和党校工作条例讲得都非常清楚,最重要的就是学习党的基本理论,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综合决策能力、驾驭全局能力。2月18日,中央印发了《关于创新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意见》,对进一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建设作出安排部署,对党员干部学好用好党的创新理论提出新的要求。只有学好理论、悟透方法,既有“看法”、又有“办法”,才能更加有效地推进工作。我们要坚持学习理论与运用理论相结合,深学细悟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用以武装头脑、淬炼灵魂,把马克思主义“真经”转化为指导工作学习生活、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思想武器。我讲四个问题。

第一,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必须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去把握事物,去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做到统筹兼顾。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始终把统筹作为推动工作的基本手段、治国理政的重要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书记多次强调“坚持系统观念”,在党的XX大报告中要求全党“把握好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宏观和微观、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又深刻阐述了“五个必须统筹好”的规律性认识。

近两年,自治区很多工作都十分注重统筹。在整体布局上,我们把“贯穿一条主线、办好两件大事、弘扬蒙古马精神、闯新路进中游”统筹在一起,并将这个总要求与“五大任务”、“六个工程”、“六个行动”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奋斗目标与实际举措的融会贯通。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统筹推进“十大监督”,有效形成监督合力;统筹开展“三项工作”,节约基层人力物力;统筹责任单位、所属地区、行业领导,形成巡视整改“一条线”机制;统筹促进“两代表一委员”常态化履职,引导代表委员更好发挥作用;统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和社会风气治理,以优良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向上向善;统筹北疆文化建设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行等,一体贯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主线;统筹国企民企高质量发展,强调平等相待一视同仁;统筹“三北”工程攻坚战和新能源建设,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促进各领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这些举措都取得了较好效果。现在各级的任务都很重,基层更是“上面千条线、底下一根针”,不管是“用十个指头摁跳蚤”还是“用十个指头弹钢琴”,都必须注重用好统筹的方法,才能用手里有限的锅盖,盖好诸多口任务的锅。

一是要统筹好任务。毛主席指出,“马克思主义者看问题,不但要看到部分,而且要看到全体”。我们干工作,必须见事有全局观、办事讲协同性。对性质相近的工作,像城市供水、供热、供气、供电管线铺设,统筹好了就不会把马路当“拉链”反复埋上和挖开,像农村耕地、危房排查等兼顾好就能少跑几次,工作中要学会“合并同类项”,把能一并做的事一体推进落实。对关联性强的工作,像防沙治沙中的就地取材、以工代赈、苗木培育、设备研发、林草沙产业和生态建设“一张图”管理等,只有统筹联动才能降本增效、实现共赢。要善于“扯起蔓子摘瓜”,防止“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对环环相扣的工作,像项目建设中的申报立项、前期手续、要素保障等,要以系统思维从“头”到“尾”抓好全过程管理,走一步、看三步、想五步,把每个环节都琢磨清楚、安排明白、“并联”推进,避免一点堵百点堵,避免走弯路、做无用功。

二是要统筹好力量。马克思讲过,“一个骑兵连的进攻力量远大于单个骑兵力量的总和”。有些工作单靠一个部门或一个方面很难干成,像旗县一级的统战工作,涉及民族、宗教、工商联等多个部门,单独看人员都不够,甚至难以应对各自领域的工作,而合起来统一使用就可以集中优势兵力解决各个领域的问题。类似的,组织实施“六个工程”、开展“六个行动”,都要“握指成拳”,统筹摆布相关部门的资源力量,哪个环节该谁抓谁就负责到底,哪个方面需要一起干就合力攻坚。当然,统筹力量不是把大家强行捆在一起,也不是互相强制分工,而是该组队时就组队。

---此处隐藏4015字,下载后查看---

第四,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GCD宣言》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这些年,总书记围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这一根本立场作出许多重要论述,在对X的重要指示中也多次提及,2014年考察我区时叮嘱“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都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都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2020年参加全国人代会我区代表团审议时深入阐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2023年考察我区时再次要求“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让各族人民实实在在感受到推进共同富裕在行动、在身边”。我们要深刻领悟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品格和党的初心使命,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切实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到为民造福上。

首要一条,是把老百姓的事办好。这两年,我们围绕增进人民福祉推出一系列举措,包括全面推行信访代办制、提高基本民生保障标准、实施温暖工程、开展就业促进行动等,解决了一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但对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我们的工作还有不小差距。怎样提高老百姓的满意度,至少要把握好三点。一是把准诉求。服务群众一定要把握老百姓最真实的愿望,特别是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负担重、看病开销大、养老服务跟不上、大学生就业难、住房成本高等问题,要深入研究基本情况和背后原因,弄明白难从何来、难有多大,有的放矢推动解决。二是帮到点上。我们有些工作之所以群众不买账,很大程度是因为没办在老百姓“心坎上”,有的执行政策“一刀切”,有的提供服务“差半截”,还有的“顾头不顾尾”。为民服务必须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换位思考,对群众的合理诉求全力满足,对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解决,做到像对待自己的父母和兄弟姐妹一样对待群众。三是不放空炮。答应老百姓的事情就要办好办到位,做不到的不要“画大饼”。很多工作只要用心做了,即使有些瑕疵老百姓也不会苛责,老是玩虚的只会拉开与群众的距离。古人尚有“一诺千金”之说,我们GCD人更要守信践诺。

为人民服务不是空泛的,而是具体的。服务各类市场主体也是为人民服务。最近DeepSeek“爆火”,为什么这样的“六小龙”会出现在杭州?关键就在于当地政府对企业的服务足够好、营造的社会氛围足够宽松。在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地区间竞争比的不再是谁的土地便宜、谁的补贴更多,而是谁提供的服务更好、哪儿的社会更有活力,能够让人才、技术、资本聚起来。前段时间,总书记主持召开了民营企业座谈会,突出强调要一视同仁支持企业纾困发展。我们要深入开展助企行动,着力提升服务的集成化、便捷化水平,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深入了解他们缺什么、盼什么,对症下药、因企施策,把各类稳企惠企举措扎实落下去,进一步激活企业这个市场经济中极重要的细胞。

要为人民服务,首先是要为自己的工作对象服好务。就像医生对病人、城管对商贩、物业对住户,有审批权限的单位和个人要为找你审批的对象服好务。现在我们相关部门之间、单位之间、上下级之间相互服务的意识不强,导致工作机制不畅,有的部门“不管别人瓦上霜”,有的“你拽着我胳膊,我拖着你的腿”,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内耗,这种状况必须加快改变。无论哪个部门,遇事都要多从全局和整体出发,制定举措、出台文件、建立制度都要朝着一致目标共同用力,做到相互成就不相互掣肘、相互配合不相互对冲、相互负责不相互“甩锅”。对工作中出现的“结合部”,要强化“谁干不明确、自己先干起来”的意识,宁可“多干”也不能“漏干”,尽最大努力让整体工作更出彩。体制内的服务顺畅了,服务群众和企业的效能自然就提高了,发展环境就会越来越好,全社会活力就会越来越足。

最后,我就抓好各个班次的培训提点要求。党校要突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照党中央要求、围绕自治区中心工作、结合学员所需,精准设置培训课程、制定教学计划。同时,要坚持严以治校、严以治教、严以治学,加强对学员的管理监督。各位学员进了党校就要把角色切换成学生,珍惜机会,虚心求教,认认真真修炼党性,踏踏实实学习知识,严格遵守党校各项制度,行不逾矩、心无旁骛,确保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