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我们要建成的教育强国,是xx教育强国,应当具有强大的思政引领力、人才竞争力、科技支撑力、民生保障力、社会协同力、国际影响力,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思政引领力”排在“六力”之首,充分彰显了其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重大意义,深刻反映了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党的建设和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的根本要求。要深入学习领会其核心要义,更要立足本职岗位,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际,切实增强以凝聚强大思政引领力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的实践自觉。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骨干力量,是强大思政引领力举旗定向、凝聚共识和铸魂育人等价值功能得以实现的重要支撑。凝聚强大思政引领力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及时回应并落实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新时期,从学校、学院和个人等三个层面,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厘定任务、优化机制、规范秩序,不断提升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质量,是凝聚强大思政引领力的有力保证。
一凝聚强大思政引领力: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有作为的再强调
以高质量的辅导员队伍建设凝聚强大思政引领力,是高校落实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改革发展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基本要求和有力体现。学校层面要从三个方面保障推进:
第一,政策落地。2024年4月,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印发《全面加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为全面推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指明了方向。《行动方案》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工作责任、培养体系、激励机制和保障力度提出了明确要求。有关政策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重大利好,关键在于各高校在具体工作中的充分落实。学校要严格对标《行动方案》的有关要求,积极协调校内外资源,克服困难保证政策最大程度落地,切实为辅导员成长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此处隐藏2698字,下载后查看---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提升是凝聚强大思政引领力的具体要求和关键支撑。在相同的成长环境和保障条件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发展最终还是要看个人,辅导员要着重从三个方面笃行精进:
第一、政治修炼。高校辅导员的政治素养是凝聚强大思政引领力的首要素质。教育的政治属性突出体现在“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上。辅导员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力量,政治修炼是首要任务,是其承担培养任务的第一素质。辅导员要做到“信马学马、言马用马”,要主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xx思想等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素质提升。凝聚强大思政引领力要建立在不断提升辅导员工作的说服力、号召力和感染力之上。综合素质提升是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能够应对新局面、发现新问题、研究新办法的必然要求。辅导员要坚决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工作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要不断提升走近学生、了解学生和引导学生的能力。这就要求辅导员要积极应对新技术、新场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新要求和新挑战。如教育数字化背景下如何以数字赋能提升工作实效,自身如何融入“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构建等,辅导员把这些问题想清楚、解决好,其工作质量将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第三、学风塑造。凝聚强大思政引领力势必要求辅导员不断提升调查和研究的能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和实践研究是辅导员的重要职责之一,辅导员在理论和实践研究方面具有天然的、独特的优势。辅导员自身要有意识加强学风塑造,这是其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必然之举和必备之功,也是其充分把握和享受“双线晋升”政策的基础条件。因此,辅导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思考和研究,以此推进个人综合素质以及工作质量的提升,进而在个人职业发展的过程中,自身选择会更多、心态会更从容。每一名辅导员职业发展的主动性和平常心,也有利于辅导员队伍的士气提升和秩序规范。
总之,建设具有强大思政引领力的xx教育强国,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次对高校辅导员队伍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校各个层面、战线和群体都要进一步思考如何在凝聚强大思政引领力中有新作为,以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为开创教育强国建设新局面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