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环境质量:根据1-11月份监测数据,我县地表水国控断面(旌泾交界、南元桥)水质达到Ⅱ类水质目标要求,但徽水河旌泾交界断面水质指数为正数,未达到“环境质量只能变好不能变差”的标准。2个县级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二、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今年以来,开展“三整治一保障”、扬尘污染治理等专项整治工作,发现并整改问题96个。完成县城备用水源保护区调整技术报告审查,按照要求上报省政府请求批准。持续开展徽水河水质溯源排查及水质管控,交办并整改问题3个,有针对性实施畜禽养殖、城区管网、河道施工等水环境问题进行整治,徽水河流域水质状况保持稳定。完成70%问题入河排污口整治任务,源头推动水污染治理。稳步开展“一住两公”地块土壤环境质量调查和评审工作,共完成7个地块土壤调查,土地安全利用率100%。申报《XX县三溪铅锌矿历史遗留污染源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获得中央资金923万,11月18日开标,中标单位正在公示当中,项目将于近期开工。
(二)聚力抓实问题整改及环境监管。2024年我县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任务共17个,已完成整改7个,剩余10个问题整改时限为12月底,其中县农业农村局牵头4个问题,县住建局、县交运局和县生态环境分局各牵头2个问题,均按序时进度推进中。全年县级自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66个,均已完成整改验收销号。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8件,罚款XX万元,其中对符合免罚情形的4家企业依法不予行政处罚。常态化开展“散乱污”排查整治。2024年排查“散乱污”企业3家,均已按要求完成取缔关闭。安排秸秆禁烧巡查、水源地保护区巡查共40余次,发现问题交办责任单位及时整改。全年共接群众来信、来访、网络等多渠道环境信访事项47件,均已办结。
---此处隐藏1826字,下载后查看---
三、2025年工作计划
(一)深入推进污染防治攻坚。一是大气污染防治方面。持续开展城区颗粒物联合管控,利用无人机及雷达扫描等技术手段,加大秸秆禁烧巡查督查力度。继续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排查整治及源头替代、推进柴油货车路检路查、非道路移动机械编码登记及检测等专项工作。力争2025年PM2.5平均浓度较2024年下降2%,优良天数比率上升1%。二是水污染防治方面。加强城区管网雨污分分流改造,提高污水收集量,加强异常排口管控,避免生活污水直排。结合徽水河旌泾交界断面溯源排查成果,有针对性开展断面上游畜禽养殖,农业面源,城区污水治理。2025年推进长江流域青弋江水系徽水河(XX段)水质提升及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实施,确保下游国控旌泾交界断面稳定达到二类水质考核要求。针对县城备用水源保护区调整现状,重新编制申报XX县水源地规范化建设项目,确保2025年上半年再次进入国家项目库。三是土壤污染防治方面。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结合助企帮扶工作,进一步规范企业危险废物管理。选取石材、砂石、玻纤、汽修、医疗、绝缘材料等行业各1家客观具备条件且主观愿意做好危废管理的带头模范单位,协助其成为行业标杆,适时供其他单位现场学习。对涉危险废物管理业务突出的个人,征询个人意见同意的情况下开展结对帮扶。
(二)全面提升环境执法工作水平。按照2024年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重点,扎实开展问题排查和整改“回头看”。常态化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执法检查活动,助力环境监管从无差别、粗放式监管向差异化、精准化监管转变。积极探索多部门联合执法,落实“综合查一次”执法模式,推进执法效能最大化、对企业生产经营影响最小化,让行政执法有力度更有温度。鼓励干部职工积极参与各级执法大练兵及技术大比武活动,提高业务能力。
(三)继续做好项目服务工作。积极落实省市关于优化环境影响评价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关文件,持续推进建设项目环保全流程服务工作,完善助企帮扶工作机制,将助企帮扶工作台账纳入一企一档,对存在问题企业加强帮扶指导。深入摸排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农村污水治理相关项目,协同相关部门,精准梳理,形成纳入生态环境项目清单。同时积极参与全县重点项目的谋划工作,结合国家政策导向和XX县实际情况,谋划出一批具有前瞻性、可行性的大项目、好项目。
(四)持续深入推进“党建+”模式。党建+作风转变。对干部能力素质和作风建设提出新的更高要求,在深入开展作风建设专项活动的基础上,以马不离鞍、缰不松手的定力,从上下班考勤制度、会议纪律执行制度等日常工作纪律和规矩抓起,持之以恒纠作风顽疾、补能力短板,着力在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等方面提升履职尽责、干事创业的过硬本领,让作风硬、本领强成为分局干部的鲜明标识。党建+助企纾困。持续开展“助企帮扶”活动,打通为企服务“最后一公里”,对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常见的法律风险给出可行性意见建议,切实减少程序性违法行为,为企业合法合规发展提供助力。党建+执法业务深度融合。持续开展执法夜校,锚定案件办理水平提升这一主线,持续加强对执法队伍整体素能的培养,提升执法人员履职办案办事能力。坚持严格依法办准案件,实事求是办实案件,遵循规律办好案件,化解环境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