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台江乡党委、政府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坚持以党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尤其是考察甘肃讲话为指导,紧紧抓住新时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个根本,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突出抓好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新农民、建设新环境、倡导新风尚、确立新目标、拓展新领域、发展新文化,着力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文化素质和农村社会文明程度,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再上新台阶,为实施乡村振兴、建设新时代新农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的思想保证、组织保障、精神动力和文化氛围。
一、聚焦旗帜引领,夯实基层党建基础
根据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总思路,把省委组织部“四抓两整治”作为全乡基层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是以“四抓两整治”工作措施为着力点,全面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在抓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方面,坚持“能上能下、择优而用”的原则,结合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村干部专职化选聘工作,对全乡14个村班子和45名村干部进行逐个分析研判,调整撤换学历低、能力差、不作为、有污点村干部9名,社干部18名,新储备后备干部56名,设置选聘专职书记3名、专职副书记1名、专职文书1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已全部完成,有效选优配强了带头人队伍。在抓基层党组织阵地建设方面,从实体阵地、功能阵地、虚拟阵地三个方面发力,目前14个村均有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以上的规范化村级活动场所,均设置了标准化党员活动室,均配备村级文化广场,甘肃党建APP下载使用率达到98%,14个村支部均建立党员活动AAA群,使基层阵地更加完备坚固。在抓基层组织党内政治生活方面,乡党建办每月详细制定菜单式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政治生活指导意见,全覆盖督促指导各支部政治生活和甘肃党建APP平台上传工作。目前,全乡各支部累计召开党员大会74次,开展主题党日150次,讲党课56次,民主评议党员17次,举办“冬训”班14期,甘肃党建APP平台上传率达到100%,使党内政治生活制度严格落实。在抓基础保障工作方面。一方面按月足额发放村干部每月2500元,社干部750元的报酬,及时下拨每年5万元的村级办公经费,确保基础保障经费全部到位。另一方面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扶持村级龙头企业发展,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全覆盖,且年收入达到2万元以上,进一步充实村集体的“钱袋子”。在大力整治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方面。乡党委按照不设比例、不定指标、应整尽整的原则,由县级包乡领导亲自带队走访排摸,对照10类软弱涣散问题对全乡14个村党支部进行了三次深入排查。经排查,目前,我乡各党支部运行良好,未发现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乡党委对2019年确定的3个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提升情况进行了全面“回头看”,对整治成效进行督查和评估,尽最大可能延长整顿成果的“保质期”。在大力整治“村霸”和党员信教问题方面。严格落实村“两委”成员任职资格联审制度,坚决把受过刑事处罚、存在“村霸”和涉黑涉恶等问题的人员清理出村干部队伍。另外,乡党委根据《农村党员信教参教问题常态整治20条措施》,通过走访周边群众、探访宗教活动场所、观察党员活动轨迹的方式,大力排摸信教党员,对摸排出的信教党员由党委委员按照“六个讲清楚”的要求逐一谈心谈话,并指定专门帮教责任人,按照每周联系一次、每月走访1次、每季度共同参加1次党内政治生活的要求开展帮教和回访工作。2020年共排摸信教党员3名,现已全部帮教转化成功,确保了村级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的纯洁性。
二是以“党旗飘”党建品牌创建为着力点,推动党支部建设迈向标准化。在全乡范围内创建以“4个5”工作法为主要内容的“党旗飘”党建品牌。“4个5”即在理念上,倡导“五学”,学习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学习《总书记扶贫论述摘编》、学党章党规、学《农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手册》;在标准上,讲求“五好”,支部阵地好、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群众评价好;在措施上,做实“五抓”,抓政治建设任务落实,抓党组织引领示范,抓党支部建设标准化,抓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抓阵地建设规范;在效果上,达到“五促进”,促进乡村振兴、促进脱贫攻坚、促进人居环境整治、促进综合治理、促进乡风文明。目前,全乡组织开展集中学习38次,制定指导意见56份,开展督查指导20余次,第三季度评定四星级党支部4个,三星级党支部11个。
三是以农村“三链建设”为着力点,促进村级产业发展。上湾乡按照“党组织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农民富在产业链”的要求,发挥村党支部领头雁作用,在14个基础较好的中药材种植、畜牧养殖、高原树莓、光伏产业等农民专业合作社中先行开展“三链建设”。目前,全乡挂靠建立党支部9个,联合建立党支部1个,单独建立党支部1个,全覆盖选派党建指导员14名,聚拢党员54名,带动984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此处隐藏3681字,下载后查看---
五、聚焦人居环境,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全域无拉圾、农村房前屋后环境卫生整治百日攻坚战和“美丽乡村”建设有关精神,制定环境卫生整治指导方案,督促各村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并采取主要领导包片、科级干部包村、一般干部包社的方式,发动群众和学校、企业、宗教场所按照垃圾堆放、收集、清理、运输、填埋、规划、种植等流程,逐村、逐片、逐社、逐户“地毯式”地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共整治农户4930户,拆除残垣断壁895处、危旧房297间,清理柴、草堆1725处,共种植蔷薇9000株、月季8100株、丁香17500株、连翘3235株、芍药3111株、牡丹6407株、香花槐5000株,栽种云杉58979株(其中1.5米到3米50823株,3米以上8156株)、啤特果3400株,修剪行道树6375棵。同时,深入开展集镇面貌整治工作,新建了农贸市场,并在街道两边画定停车,从根上革除了集镇乱堆、乱放、乱停、乱设摊点、乱挂牌匾的“五乱问题”,大幅提升了集镇品质。
六、聚焦社会发展,着力振兴乡村经济
一是调整产业结构,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利用自有资源,通过以土地流转推动“三变改革”,探索种植高原树莓200亩、种植红豆杉400亩,在各村发展高原夏菜种植,规模养殖,带动600多户群众就近务工。在瓜梁村种植百合200亩。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项目、种植当归125亩。谋划桦树林生态旅游景点。中药材粗加工点年收益10万元左右。全乡养殖牛20头以上31户,羊50只以上43户。
二是紧盯就业创业,实施就业技能培训和劳动力输转。对全乡劳动力进行了排摸,共排摸出劳动力12442人,目前已输转8849人,全乡待就业3593人,有就业意愿168人;全乡非劳动力人口12503人,其中16周岁以下7518人,男60周岁、女55岁以上3032人,16岁以上在校学习1152人,丧失劳动力(因病/因残)801人;向厦门劳务输转44人,其中建档立卡42人,一般户2人。截止目前,全乡共培训劳动385人,中式面点培训236人,挖机培训44人,烹饪培训10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