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空心村治理的思考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在国家大力推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重大政策的背景和号召下,帮助广大农村地区脱贫致富已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义务。xx县部分村空心化问题是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由于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且受城市文化的冲击,越来越多村民的价值观念发生转变,渴望进城务工。又由于务农的收入低且不稳定,农村缺乏就业岗位这一现实原因,大多数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外出打工来养家糊口。xx县xx村的人口空心化问题严重,其劳动力大量外流直接导致了经济发展迟滞,农村文化面临传承危机和治理困难等问题。根据调查,发现空心化问题主要包括人口、产业、文化、公共服务四个方面。通过分析调研结果,从不同方面对空心化问题的缓解提出了建议。

一、农村空心化的发展趋势

农村空心化在中国农村愈演愈烈,并愈来愈成为横亘在我国农村社会发展面前的一个重大性、社会性和发展性问题,作为当今农村发展的一大趋势,农村空心化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农村空心化问题的不断恶化,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带来了诸多消极影响。如:农村人口结构失调。农村人口以留守儿童与孤寡老人为主,儿童的抚养问题与老人的赡养问题突出;农村劳动力空虚,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农活缺乏劳动力,农业难以持续稳定发展等。

二、研究意义

开展对xx县农村空心化现状与治理的研究,一方面,能有效帮助xx县空心村的村民更全面、深入地了解本村的空心化现状,正确认识到自身发展的不足。另一方面,针对xx村空心化现状的分析,能够为当地空心化问题的解决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为空心化的解决提供可行的方案,帮助xx县xx村委会找到切实可行的空心化问题的突破口,明确发展目标。

---此处隐藏4207字,下载后查看---

(二)提高村民素质

经调研发现,村内依然存在较为顽固的落后思想、文化素质与科技素质有待提高、个人优秀经验不足等问题。全民素质的整体提高是一项巨大而漫长的工程,在经济条件不足以支持其他形式措施的情况下,应以培训为抓手。应当善用技能培训政策,鼓励村民积极性,统一认识,通过培训发放证书,提升就业能力;积极利用村部功能室,让功能室“活起来”,多举办文化活动,增强村内文化氛围,从而提高村民整体素质。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首要前提和物质保障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政府在农村建设中也要按照适当调整、重点突出的原则努力增加本级财政预算用于村内建设的投入,鼓励村内成功人士参与投资建设。逐步完善卫生环境、医疗服务、水电改造、活动中心等多方面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以良好的生活环境为基础,增强劳动人口留乡的动力,使其与经济发展相互推动。

空心化的治理非一日之功,希望通过一系列发展措施改善空心化现象,加速推动xx村真正建设成“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