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实基层组织建设,建强锋领堡垒。理顺党建管理体制,按照机构改革实际,4月起“两企三新”党建工作移交办公室(社会工作部)。扎实推进创新创业园党委、软件园党委党建事务移交属地街道管理,116个党组织、1326名党员完成整建制转移。抓实规范化建设,开展2023年度基层党组织星级评定,评定5星级基层党组织85家,占比17.35%。开展区级基层党建督查1次,发现问题104条并完成闭环整改。紧盯围海集团超期换届,持续落实督促帮扶,已提交换届方案并经区党工委同意。强化争先保障,开展破解“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为基层赋能减负工作,推进“新形象工程”、党群服务中心排查整治行动,发现问题8个问题并完成整改。
(二)突出能力素质建设,锻强先锋队伍。开展党员队伍建设提升年行动,加大村社“领雁”培养力度,建立“5+N”领雁赋能机制,举办村社书记交流会、领雁赋能培训班各1期;组织开展“亮绩比武赛绩争先”活动,推进比武赛绩项目22个;首次面向城乡优秀党组织书记招考事业编制人员,1名同志择优入编。扎实推进村(社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行动,12月底前确定后备人选。强化党务队伍帮带指导,在全市首创“红匠导师”帮带制度,推选党务导师32名,帮带指导党务学员42名。完成新一轮市派农指员(1名)下派,落实全区第一批6名区派、乡派农指员选派,印发赋能履职“三张清单”。抓实党员进出管育爱,举办3期共316名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培训。聚焦重要时间节点,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135名、省市“两优”14名,下拨慰问金29.8万元。
(三)紧盯短板弱项领域,推动品牌打造。聚焦各领域党建工作实际,积极推动品牌打造。强化顶层谋划,提出“红耀鲲鹏”总品牌,下设“X”“X”等7个“X”系列子品牌,分别对应机关、“两企三新”等7大领域党建。按领域挖掘整理“X”等既有党建品牌53个,形成品牌矩阵。加强品牌打造,机关党建方面,启动“X”,提出9大类26项具体举措,擦亮锋范成色。村社党建方面,推进“一村(社)一品”,结合党建调研提出24项针对性建议,丰富品牌内涵,拓展品牌维度。国企、学校、卫生领域党建方面,积极推进“一支部一品牌建设”。推进产业链党建,围绕“链上红”品牌建设,在全市率先出台产业链党建工作方案,绘就工作“总蓝图”。聚焦人工智能与工业软件产业链,积极推进市级产业链党建典型案例打造工作。
二、以“德才兼备”为标准,锻造堪当重任的干部队伍。
---此处隐藏2520字,下载后查看---
四、以“惠民利民”为抓手,构建和谐温暖的社保体系。
(一)就业工作扎实推进。以“政策支撑”扩“岗位容量”,聚焦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加大企业吸纳就业政策支持,累计发放扶持大学生就业创业政策补贴1.37亿元,惠及企业2328家、个人33282人次。以“多渠招引”促“人才增量”,积极打造以重点企业为主力的“精品化”招聘团队,推动企业与高校开展探企研学、社会实践、联合培养等合作交流,组织市内外分类分层次引才活动38场,引才足迹遍布香港、甘肃、陕西、湖南、广西、山东、湖北、江西、安徽等地区。
(二)社保医保普惠增祉。稳步实施延退改革,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健全应急处理工作机制。精准扩面服务提质,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参保,支持新业态从业、灵活就业人员按规定参保,今年以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21万人(目标12.96万人),户籍人口医保参保率达99.5%以上,为近1.14万名退休人员调整补发待遇近750万元。提高异地参保人的就医购药便利性,全区所有定点医药机构均实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筑牢基金安全防线,完成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巩固提升行动“深化整改阶段”各项工作任务。扎实开展工伤保险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和风险隐患排查“清风行动”,对300余条各类疑点数据逐一核查、整改到位。
(三)劳动关系和谐稳定。扎实做好案件认定,细致推进行政审批各项工作,当前工伤认定404件,同比下降13.04%,在今年全省工伤领域专项治理行动中,我区和X区是X地区唯二在认定经办中未发现任何问题的辖区。全面加强争议调处,坚持“一案五调”工作法,简易案件快审速裁,当前仲裁累计受理立案656件,仲裁结案率92.52%,调解成功率71.92%,仲裁终结率91.07%。大力开展欠薪治理,落实监管责任、排查欠薪隐患、规范企业用工,累计检查纠正不规范行为64起,涉及劳动者1165人,追讨工资996万余元。积极稳妥做好日常受理与化解处置各类信访举报投诉工作,案件办结率达100%,实施行政处罚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