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固体废弃物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要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坚持把绿色低碳发展作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在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工作实践当中,对固体废物的规范化处置,是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城乡高度融合发展的今天,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固危废、医疗废物等等的无害化处置、资源化利用和减量化,是建立健全统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键课题。xx县目前已健全了全县城乡生活垃圾收集转运体系,建成定西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全县有危险废物重点监管企业7家,均为年产危废量100吨以上企业,危废经营企业3家,数量居全市之首。

一、工作成效和主要做法

一是建立健全城乡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建成了总投资6.81亿元的定西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于2023年5月11日启炉试运行投产。该项目服务半径辐射周边的安定、通渭、渭源、漳县、武山等五县一区,日处理垃圾能力700至900吨,年处理垃圾可达到26万吨,每年可向电网供电约1.04亿度电,节约标准煤3.29万吨,有效推进了全县绿色高质量发展。建立了“居民分类、村社收集、乡镇转运、县级处理”的生活垃圾上收集转运体系,由各属地乡镇具体负责,将城乡居民生活垃圾全部收运至定西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2023年,xx县拨付各乡镇全域无垃圾综合治理经费645万元,进一步强化了全县生活垃圾收运处置能力。

二是推进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建立全县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清单,将年产危废量100吨以上的企业、危险废物经营企业纳入清单管理。每年开展危险废物规范化环境管理排查整治专项执法行动,对辖区范围内危险废物经营单位、汽修行业、医疗卫生机构、危险废物产生贮存量较大的企业开展现场评估。重点评估相关行业企业工业固体废物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处置全过程的污染防治责任制落实情况、管理台账建立情况、信息记录完善情况、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落实情况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联单转移落实情况等,将危险废物从产生到转运处置全呈纳入管理,保障全县生态环境安全。

三是促进危险废物利用处置能力提升。严格执行《定西市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工作方案》,开展辖区内危险废物监管和利用处置能力改革工作,强化部门联动机制,建立信息沟通和共享机制,定期同县应急局、发改局、工信局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危废产生和经营企业、尾矿库、汽修行业等进行现场检查,并互通排查整治工作情况,定期报送工作进度;建立联席会议制度,通报情况,研究重点难点问题,协调统一行动,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建立联合执法机制,对群众举报、媒体曝光的问题,联合执法,切实推动责任层层落实,在危险废物整治专项行动中取得了良好成效。

---此处隐藏2359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强化对固危废治理设施的规划。推进固危废减量化,以市为单位统筹规划固体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按照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和消纳能力统筹规划固体废物处置、利用设施建设,避免出现重复投资导致资源浪费的现象。

二建立完善危险废物监管体制机制。强化发展改革、工业和信息化、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卫生健康等单位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的监督管理责任,完善部门间信息共享、沟通协商制度,建立危险废物全过程监管体系。确保行业部门在危险废物监管机制中不缺位,发挥监督管理职能,遏制涉危险废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三是建议加强对危险废物的处置指导。针对汽修、电瓶销售及维修行业、铅酸蓄电池销售业等行业的特点,加强宣传和指导,提高企业对工业危险废物管理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切实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避免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处置不规范等情况。

四是建议加强对固危废违法犯罪打击。对无资质收集、转运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的个人和行业,建议公安部门加大查处力度,并对典型案例予以曝光,强化固危废产生企业的守法意识,从源头上遏制涉危险废物的违法犯罪行为。

五是建议强化普法宣传。强化固体废物、危险废物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度的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增强公众环境保护意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加大固危废违法案件曝光力度,形成强力震慑。推进固危废利用处置设施向公众开放,努力化解“邻避效应”。畅通**举报渠道,努力形成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群防群控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