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2025年第1次全体会议,意义重大。此次会议,我们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传达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中央、省委一号文件精神,共同探讨我市“三农”工作新路径。过去一年,我市“三农”工作成绩斐然,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仍需我们齐心协力、奋勇前行。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刻领会“三农”工作战略意义,把握时代发展脉搏
(一)“三农”工作是国之根基,关乎国家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而农业作为粮食生产的核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全球粮食市场复杂多变,不稳定因素增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面临诸多挑战。我市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区域,承担着维护粮食稳定供应的重任。我们必须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充分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和农民务农种粮的积极性,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通过深入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协同融合,切实提升粮食单产水平,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XX力量。同时,注重优化粮食品种结构,扩大强筋弱筋小麦、优质水稻等生产,多措并举巩固大豆油料扩种成果,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化的粮食需求。
(二)“三农”工作是民生关键,助力农民增收致富。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农民增收致富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市农民收入水平虽有所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仍有差距。我们要立足本地实际,充分挖掘农村资源潜力,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农民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山林经济、庭院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落实公益性岗位、以工代赈等增收组合举措,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大力推广“强村公司”“飞地抱团”“片区组团”“共富联合体”等新模式新机制,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快速增长,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共享发展成果。
(三)“三农”工作是发展引擎,推动城乡融合共进。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乡村作为城市的生态屏障和农产品供应基地,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市要以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为契机,深化“种楼”与“种田”利益共享机制,促进城乡资源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加强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乡镇延伸,提高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特别是聚焦“一老一小”等重点群体,加强互助养老设施建设管护,持续改善村级卫生室条件,科学推进乡镇寄宿制学校和乡村小规模学校建设,增强农民群众获得感。通过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优势互补、共同繁荣,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的XX样板。
---此处隐藏5401字,下载后查看---
(一)强化政治引领,确保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是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保证。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三农”工作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各级党委要把“三农”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定期研究部署“三农”工作,及时解决“三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我们要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选优配强村党组织书记,加强对农村党员的教育管理,提高农村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农民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
(三)落实“四下基层”制度,密切联系群众。“四下基层”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我们要落实“四下基层”制度,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了解农民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为农民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赋能,让基层同志有更多时间精力抓好工作落实、为群众办好实事。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基层在乡村振兴中的好经验好做法,推动全市“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同志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奋力开创我市“三农”工作新局面,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X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