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这里召开2025年全市综合交通大会战指挥部会议,这是一次对全市综合交通建设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推进的重要会议。刚才,我们传达学习了2025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以及2025年加快交通强省建设工作推进会暨“三大高速公路新通道”调度会议精神,这为我们做好全市综合交通工作指明了方向。同时,审议了各专责组2025年工作计划和项目方案,听取了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汇报。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今年作为推进全市综合交通大会战的关键之年,面临着建设任务繁重、群众高度期盼的双重压力。既有外联的国道省道和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关乎着我市与外界的连接和交流;又有内畅的“断头路”打通和治堵疏解工程,直接影响着市民的日常出行;还有智慧交通管理、交通秩序提升等诸多工作亟待推进。各专责组、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务必按照“狠抓落实年”的部署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当好最卖力的“施工队长”,鼓足干劲、攻坚克难,全力加快项目建设,确保不折不扣地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推动今年综合交通大会战取得更大实效。下面,我就做好相关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筑牢综合交通建设思想根基
(一)综合交通建设是城市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一是促进产业升级与经济增长。综合交通的发展对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起着关键的推动作用。高效的交通网络能够降低物流成本,提高运输效率,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产业集聚。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可以使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更加便捷,减少企业的运营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交通的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物流、旅游、商贸等。发达的交通系统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观光,促进旅游业的繁荣,进而带动餐饮、住宿、购物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此外,交通的改善还能促进区域间的产业合作和协同发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通过加强综合交通建设,能够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撑,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增长。二是推动城市空间拓展与功能优化。综合交通建设是城市空间拓展和功能优化的重要支撑。交通干线的延伸和交通枢纽的建设,能够引导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和有序拓展。新的交通线路的开通,会带动沿线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促进城市功能的分区和优化。城市的商业中心、居住区、工业区等功能区域会根据交通的便利性进行合理布局,提高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居民的生活质量。交通的发展还能促进城市与周边地区的融合,形成更大范围的城市经济圈,拓展城市的发展空间。通过综合交通建设,能够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布局和功能的优化提升,打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环境。三是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在当今激烈的城市竞争中,综合交通建设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因素。一个拥有便捷交通网络的城市,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资金和技术,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活力。良好的交通条件能够提高城市的可达性和便利性,增强城市对外部资源的吸引力。同时,交通的发展还能促进城市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提升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加强综合交通建设,能够使城市在区域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综合交通建设是民生改善的重要保障。一是改善居民出行条件与质量。综合交通建设的首要目标是改善居民的出行条件和质量。建设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交通网络,能够减少居民的出行时间和成本,提高出行的舒适度和便利性。优化公共交通系统,增加公交线路和车辆的投放,提高公交的准点率和服务质量,能够吸引更多的居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缓解交通拥堵。同时,加强道路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改善道路的通行条件,提高交通安全水平,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环境。通过综合交通建设,能够让居民的出行更加便捷、高效、安全,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二是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与社会公平。综合交通建设能够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和社会公平。交通的改善能够打破区域间的壁垒,促进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缩小区域间的发展差距。通过建设连接城市中心和偏远地区的交通线路,能够使偏远地区的居民享受到更好的公共服务和发展机会,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同时,交通的发展还能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强城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实现城乡资源的共享和互补,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通过综合交通建设,能够为实现区域间的均衡发展和社会公平提供有力的支持。三是增强城市的应急保障和安全能力。综合交通建设对于增强城市的应急保障和安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在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时,高效的交通系统能够保障救援物资的及时运输和救援力量的快速到达,提高城市的应急响应能力。完善的交通网络能够确保城市在紧急情况下的物资供应和人员疏散,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时,加强交通安全管理和设施建设,能够提高交通的安全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通过综合交通建设,能够提升城市的应急保障和安全能力,为城市的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此处隐藏8883字,下载后查看---
四、健全机制,推动综合交通建设长效发展
(一)完善项目推进机制,提高工作效率。一是制定详细推进计划。制定详细推进计划是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的重要基础。各专责组、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要根据全市综合交通大会战的总体部署,结合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项目推进计划。明确项目建设的时间节点、工作任务和责任分工,将项目建设任务分解到具体的月份和责任人,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二是建立项目进度跟踪机制。建立项目进度跟踪机制是确保项目按时完成的重要手段。要加强对项目建设进度的跟踪和监测,建立项目进度报告制度。各项目建设单位要定期向指挥部报告项目建设进度,及时反映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指挥部要对项目建设进度进行定期检查和通报,对进度滞后的项目进行重点督办,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建设任务。三是强化项目协调调度。强化项目协调调度是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问题的重要途径。要建立健全项目协调调度机制,加强对项目建设的协调和调度。指挥部要定期召开项目协调调度会议,研究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对涉及多个部门的问题,要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部门,加强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
(二)建立动态调整机制,适应发展变化。一是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密切关注政策动态是确保项目建设符合政策要求的重要保障。要安排专人密切关注国家、省、市出台的交通建设相关政策,及时了解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向的变化。根据政策动态,对交通项目建设计划和方案进行适时调整,确保项目建设符合政策要求,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二是跟踪交通需求变化。跟踪交通需求变化是确保项目建设适应发展需求的重要前提。要加强对交通需求的监测和分析,及时掌握城市发展、人口增长、产业布局调整等因素对交通需求的影响。根据交通需求变化,对交通项目的建设规模、功能定位等进行合理调整,提高交通项目的适应性和有效性。三是应对建设条件变化。应对建设条件变化是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的重要措施。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地质条件变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的影响。要建立项目建设条件变化应对机制,及时调整项目建设方案和施工计划,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确保项目建设不受影响或尽量减少影响。
(三)强化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工作热情。一是科学设置考核指标。科学设置考核指标是确保考核评价客观公正的重要基础。要围绕交通项目建设的质量、进度、安全、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科学设置考核指标体系。考核指标要具有可操作性和可量化性,能够客观公正地评价各专责组、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的工作成效。二是严格执行考核评价。严格执行考核评价是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可靠的重要保障。要按照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对各专责组、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的工作进行考核评价。考核评价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采取实地检查、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进行,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可靠。三是强化考核结果运用。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是激发工作热情的重要手段。要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奖励、评先评优、干部任用等挂钩,对考核成绩优秀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对考核成绩不合格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通过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激发各方面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比学赶超、奋勇争先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全市综合交通大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这是一场关乎城市未来发展的关键战役。我们肩负着重大使命,承载着全市人民的殷切期望。从外联交通的拓展,到内部交通的畅通;从智慧交通的构建,到交通秩序的提升,每一项工作都至关重要。我们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各专责组、各县区和市直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凝聚合力,狠抓落实。以过硬的作风、有力的举措,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打造更加便捷、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