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读A总书记《确保我国粮食安全》

更新时间:2025-03 来源:网友投稿

深刻指出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

“仓廪实,天下安。”粮食安全是事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性问题。A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将其提升至国家战略的高度:“粮食多一点少一点是战术问题,粮食安全是战略问题。”他指出:“无论社会现代化程度有多高,14亿多人口的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供给始终是头等大事。”农业保的是生命安全、生存安全,是极端重要的国家安全,只有农业强起来,粮食安全有完全保障,我们稳大局、应变局、开新局才有充足底气和战略主动。

“战略问题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根本性问题。”当前,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与此同时,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影响冲击着全球粮食供应链的稳定。面对时代的机遇与挑战,为掌握先机主动,必须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指导下,夯实粮食安全“压舱石”,为中国式现代化有序发展打牢基础保驾护航。

在这篇重要文献中,A总书记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立足长远,内容丰富深刻,为我国不断推进粮食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指引。在这一科学理念指导下,我国坚持贯彻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健全粮食储备与应急体系,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科学阐释自主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性

---此处隐藏1802字,下载后查看---

调动与保护好“两个积极性”。提升农民种粮积极性与主产区的抓粮积极性是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环节。为此,既需要发挥市场定价机制,也要加强政府支持保护力度,不断调整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使得多产粮食者得实惠、有发展。

居安思危,做好粮食储备调节。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自古以来就有设立粮仓的传统,在稳市、备荒、恤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政府应重视粮食储备管理工作,建设清廉粮库。同时充分发挥市场的主体作用,高效利用社会仓储设施进行储粮,在保护粮食安全方面实现政府社会的协同用力。

中央与地方协作,共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A总书记强调,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中央和地方要共同负责。中央承担首要责任,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科技、搭建维护公共平台、转移支付等方面加强支持力度。各级地方也应在粮食生产、储备、流通、保护耕地等方面增强投入,坚持“米袋子”省长负责制,落实产销平衡区与主销区的粮食生产责任。

善于运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中国拥有庞大的粮食市场,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上,应积极稳健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国外农业资源。A总书记强调要充分考虑经济、技术乃至政治上的风险,对开发、生产、利用与进口进行详细研究,建立健全机制,推动农业走出去,打造属于中国的国际大粮商。

  在涉粮全领域削减浪费,弘扬节约粮食的社会风尚。作为拥有数千年农耕文明的农业大国,珍惜粮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过,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铺张浪费的不良风气也有所滋生。要在全社会敲响珍惜粮食的警钟,弘扬良好风尚,在粮食生产、流通、加工、消费的全领域全环节解决浪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