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新时代,绵阳厂打造“创新型示范精品工厂”,持续推进党建与创新深度融合,将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变为工厂的“最大增量”,以“上下贯通、左右协同、承前启后”的“三维创新体系”全方位赋能工厂高质量发展。
坚持政治引领,上下贯通,抓制度机制创新。近年来,绵阳厂秉持党建引领、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理念,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高位谋划、高点起步、高效推进,建机制、搭平台、抓落实,为创新工作开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高位谋划,完善创新工作机制。随着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提升,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的提升,绵阳厂结合实际着力构建了“1234”创新工作机制(深化一个智慧创新平台建设,优化“双线管理”模式,强化“三个协同”见效,固化“四个支撑”聚力),实现创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创新知识多维度汇聚、创新方向智能分析,以数字赋能创新,以创新促进业务,让创新看得见、摸得着、可感知、能持续。
高点起步,完善创新发展机制。始终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一项基础性、根本性、关键性、长期性的重大战略任务加以推进,始终鼓励各部门、广大干部员工用“小创新”落实“大战略”,用“小谋划”实现“大突破”,聚焦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和生产经营难点困点,形成了“由上而下”的引领式创新和“由下而上”的自发式创新相结合的上下贯通创新发展机制。
高效推进,完善创新管理机制。以目标为引领,突出政治意识、质量意识、精品意识,将党建管理、流程管理、精益管理、创新管理等与业务有机融合,修订印发《创新奖励管理办法》《创新积分实施办法》等,大力开展创新项目,畅通职工合理化建议通道,科学有效的保障机制破除了制约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
---此处隐藏1541字,下载后查看---
汇聚人才活力,承前启后,抓生态人才创新。绵阳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持续培育打造一批技术带头人和创新骨干,深化党员攻坚先锋岗建设,在创新攻关一线发挥“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先锋模范作用,积极营造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创新成果有效转化的良好生态。
加强创新人才培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绵阳厂坚持“立足实际、面向未来、强化应用、突出实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依托创新工作室,突出创新思维教育,加强综合实践能力培养,努力构建由相对独立到科学融合的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绵阳厂以推动工厂进位争先的创新需求为动力,坚持面向生产一线前沿、面向质量主战场、面向设备保障需求,持续开展“走出去,请进来”创新学习活动,在难题攻坚过程中,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人才、能工巧匠。
构建创新生态系统,促进成果转化应用。推动与绵阳科技城建设相融合,发挥区域产业优势,广泛联合区域属地的科研院所共同开发合作,进一步做好科技创新工作。推动与高校创新资源要素相融合,不断深化“厂中校、校中厂”建设,加快形成产教训融合,精准对接各个环节,实现优势互补,先后与成都工业学院、西南科技大学签约授牌,通过“青年人才研配、创新融合应用、智能制造”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加快创新成果的产业化进程,提升创新的实际效益。
加强创新文化建设,营造良好创新氛围。鼓励多元化思维,促进创新思维的碰撞。搭建创新交流平台,让不同领域、不同背景的创新人才之间加强交流与合作,促进创新思维的碰撞和融合,提升工厂创新的多样性和创造力。营造宽松创新环境,激发创新潜力。为创新人员提供宽广的创新空间,尊重和保护创新成果,让创新人员勇于试错、敢于创新,激发全员的创新潜力和创造力,促进全面创新。
未来,绵阳厂将不断深化“三维创新体系”,一以贯之抓党建,一门心思谋创新,全力推动基层创新,全力实施质量改进,全力提升管理水平,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努力为“十四五”圆满收官、“十五五”开局起步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