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党委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2025年全国两会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开局的关键节点胜利召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会议期间,代表委员们围绕国家发展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讨论、建言献策,共商国是,为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凝聚了智慧和力量。作为一名国有企业的党委书记,我高度关注两会动态,认真学习两会精神,深刻认识到国有企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肩负的重大责任和使命。通过学习,我对国有企业如何更好地贯彻落实两会精神,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思考和体会。

一、坚持党的领导,确保企业发展正确方向

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特”就特在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内嵌到公司治理结构之中。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一系列党内法规,进一步明确了党组织在国有企业治理中的法定地位和功能职责,为国有企业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公司治理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在一些中小型国有企业,党支部的角色与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存在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两张皮”的现象。东方电气集团探索实施的“党建入章、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等一系列制度安排,为我们提供了有益借鉴。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重要论述,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企业决策、执行、监督全过程,处理好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明确权责边界,做到无缝衔接,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治理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把党支部建设成为教育党员的学校、团结群众的核心、攻坚克难的堡垒,推动党建工作与企业经营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创新驱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创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总书记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全国两会对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出了明确要求,为国有企业科技创新指明了方向。当前,我们企业在科技创新方面还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如研发投入不足、创新人才短缺、创新机制不灵活等。为了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我们要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建立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要落实好教育、科技、人才政策,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创新人才队伍;要激发员工的创造力,鼓励员工敢于创新、勇于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通过以上措施,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党的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

---此处隐藏1958字,下载后查看---

(四)履行社会责任,彰显国企担当。积极关注民生需求,在基础能源资源供给、基础网络运营等方面持续发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与地方政府、社区和群众的沟通联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特别是在应对气候变化、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推广应用绿色技术和产品,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五)深化国际合作,拓展发展空间。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国际产能合作等项目,加强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与交流,拓宽视野,吸收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技术,提升企业的国际化水平和竞争力。加强国际市场开拓,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为企业发展拓展更广阔的空间。

(六)强化风险防控,确保稳健发展。强化风险防控意识,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加强对市场风险、信用风险、财务风险、法律风险等各类风险的识别、评估和控制,确保企业在稳健发展的同时规避潜在风险。加强内部控制和审计监督,建立健全内部监督机制,加强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和经营活动合法合规。

(七)坚持从严治党,营造良好生态。坚持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制,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深入开展廉洁从业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增强党员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建立健全权力清单制度,规范权力运行流程,防止权力滥用。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2025年全国两会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强大动力。作为国有企业党委书记,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团结带领广大干部员工,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切实履行好职责使命,不断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强化团队建设,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努力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更大成就。同时,我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和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和业务能力水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