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北京,生机盎然,承载着人民的期待与希望,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召开。这是一次在全面深化改革关键时期、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承上启下重要节点召开的盛会,意义非凡。两会期间,总书记多次发表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教育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新的目标和任务,让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将其转化为推动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下面,我结合教育工作实际,谈几点体会。
一、领会两会教育新要求,明确教育发展新方向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教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为我们在新征程上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紧紧围绕国家需求和群众关切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办好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聚焦国家战略需求,加强创新人才培养,为建设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提供有力支撑。具体来说,我们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此处隐藏6715字,下载后查看---
二是加大资金投入。教育投入是支撑国家长远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投资。我们要建立健全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机制,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只增不减。优化教育经费支出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重点保障教育教学、教师培训、教育信息化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需求。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教育,拓宽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加强教育经费监管,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管理制度,确保教育经费使用安全、规范、有效。
三是改善办学条件。良好的办学条件是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加大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新建、改扩建一批学校,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加强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配备,按照国家标准配齐配足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体育器材等,改善学校办学条件。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制定学校建设标准,加强对学校建设的指导和管理,促进学校均衡发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内涵。
四是优化教育生态。教育生态是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环境。我们要加强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完善教育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规范教育管理行为,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加强对学校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加强家校合作,建立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积极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形成家校育人合力。加强社会舆论引导,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为教育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各位领导,同志们,2025年全国两会为我们描绘了教育改革发展的宏伟蓝图,也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学习贯彻两会精神,扎实推进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