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县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坚持“工业强县、生态立县、文化兴县”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发展,注重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与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经济基本形成了以材料化工、机电冶金、轻工纺织、食品加工等四大支柱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得到较快发展。
一是工业经济总量稳步提升。x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x亿元,同比增长x.x%,工业经济占县域经济的比重达x.x%,x、x、x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为x.x%、x.x%、x.x%,分别高于同期GDP增速x.x个百分点、x.x个百分点、x.x个百分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x户,x年实现产值x.x亿元,同比增长x.x%,利润x.x亿元,同比增长x.x%。今年x-x月,全县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x.x%,增幅列全市第x位。全县工业增值税(退税后)税收累计入库x万元,同比增长x.x%;全县工业用电量x万千瓦时(含线损),同比增长x%,增幅列全市第x位。二是工业经济集中度较高。园区是工业发展的主战场,较好地实现了产业向园区集中,城北老园区不断丰满,城西新园区正在热火朝天建设中。园区现有投产工业企业x家,其中规模企业x家,园区x年实现工业产值x.x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x.x%。三是招商引资力度持续加大。突出以商招商、驻点招商,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区域长期开展驻点招商,精准发力,精心对接,工业产业招商取得明显成效。近三年来,全县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x余个,引进合同资金x亿元,其中工业类项目x个,计划投资x亿元。
二、我县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工作情况
(一)牵“牛鼻子”,抓主导产业强转型。我县工业已经形成了材料化工、机电冶金、轻工纺织、食品加工四大支柱产业,其中xx产业经过x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地方特色,这些年来,县委县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和支持该产业的发展,尤其是x年x月和x年x月相继出台了《加快xx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及其配套实施细则,今年x月又进行了修订完善,指明了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给足了产业转型升级扶持政策。委托科技部人才中心编制的《xx省xx县xxxx创新发展规划报告》获得专家评审组的通过。在省工信委的支持下,通过市场化招投标方式,引进广东尤里卡公司完成了xxxx产业区域品牌项目推进建设,旨在通过以华夏xx中心区域品牌的打造,全方位推动产业内各要素的整合、优化,来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号召力。通过这些政策的引导和激励,我县有望改变xx中间体这种单腿发展模式,转向以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产业链不断延伸的复合型发展方式。伏羲xx等xx企业的入驻以及爱普xx这一上市xx集团公司投建生产基地,就是这一政策效果的最好诠释。
---此处隐藏2990字,下载后查看---
(三)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一是缺乏核心技术。大多数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科技研发投入较低,对外技术依存度较高,处于产业分工和产品价值链的低端,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二是自主创新动力不足。因企业家自身素质、管理理念、管理模式以及创新投资风险等原因产生的畏难情绪,使得企业自主创新热情不高。三是缺乏人才智力支持。企业多为家庭式企业,产品研发人才、市场营销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普遍缺乏。员工素质不高,x、x人员居多,企业文化、激励机制欠缺,人才留不住。
四、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在看到困难和问题的同时,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县工业转型升级具备的诸多机遇:从政策层面看,随着国家全面改革的不断深入,“一带一路”等对外开放的扩大,政府减税降费力度的不断加大,企业主体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从产业转移趋势看,江浙沪等发达地区的xxxx企业需要外迁,沪深等地部分电子信息类企业需要寻求扩建场地。从人力资源看,我县有x万人口,x万劳务大军,大量外出务工,创业成功人士返乡创业逐渐增多,为工业转型升级的劳动力和资本需求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为此对我县工业转型升级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工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重点围绕xxxx化工、光电子与机械制造、电子机械商务、文化旅游、现代林果(食品)、中药材六大产业及其产业配套链招商。按照《关于规范招商引资项目的通知》,对于不符合我县产业政策的高耗能、高污染类项目不予引进,对于非xxxx的化工类项目不予引进,对于现有老园区,原则上不再新增化工类项目,从源头上严控污染源新增量。xxxx项目引进以天然xx及xx项目为主,大力承接天然日化、食品企业,不断延长产业链,做大做强xxxx产业。在重点工业项目建设上,每个项目安排一位县领导挂帅,相关引资服务单位配合,倒排工期,进行周调度,帮助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二)加强园区平台建设。坚持把园区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加快园区智慧环保平台建设,在尽快建成企业污水在线监测系统的基础上,尽快启动废气在线监测系统建设,进一步强化对企业的末端管控,倒逼企业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高新区环保设施建设要充分汲取老园区经验教训,明确企业污水管网一律架空成明管,企业雨水管道一律使用明沟,园区总雨水管到一律使用明渠,杜绝暗管、旁支及使用雨水管道排污现象的发生;规范企业排污口,一个企业只能有一个雨水和一个污水排口,原则上一个企业只能有一个生产废气排口,所有排口必须按环保要求建设在线监测设施及站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