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为动荡世界注入宝贵稳定性——深入学习全球安全倡议的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

更新时间:2025-05 来源:网友投稿

安全问题事关各国人民福祉,事关世界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全球安全倡议是总书记外交思想在国际安全领域的理论创新成果,是引领时代潮流的宝贵思想、化解安全风险的可行良方,为弥补人类和平赤字、应对国际安全挑战和实现世界持久和平指明了方向。近3年来,在总书记亲自擘画、亲自推动下,全球安全倡议的内涵日益丰富完善,推进落实迈开坚实步伐,在国际上凝聚起以团结合作谋求共同安全的清风正气,点亮解决各类安全挑战的希望之光,汇集完善全球安全治理的磅礴合力,必将引领人类社会走向更加和平安宁的未来。

当前,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变乱交织的世界,局部冲突与动荡频发,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横行,各种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诸多安全问题往往演变为数十年乃至百年一遇的全球性或跨地区危机,给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造成巨大威胁。乌克兰危机延宕日久,成为冷战结束后最大的地缘政治冲突,也是一场全球性、复合性危机。加沙战火燃烧一年有余,造成超5万巴勒斯坦人死亡、逾11万人受伤,导致该地区严重人道主义灾难。面对全球和平事业何去何从这一时代之问、世界之困,总书记高瞻远瞩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明确回答了“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的时代课题,充分彰显总书记心系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国际主义情怀和大党大国领袖风范,为消弭人类和平赤字贡献了中国智慧,为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

全球安全倡议继承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外交传统与智慧。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人民。和平性是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之一。中华民族历来崇尚“和为贵”、“协和万邦”、“兼爱非攻”等理念。长期以来,作为负责任大国,中国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贡献力量。1954年,中印、中缅分别发表联合声明,共同倡导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确立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旗帜鲜明反帝、反殖、反霸,摒弃丛林法则,超越“集团政治”等陈旧狭隘观念和对立对抗思维,为国家间正确相处及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开辟了新道路。放眼当今世界,中国是唯一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写入宪法的国家,也是5个核武器国家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中国已签署或加入包括《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武器贸易条约》在内的20多个多边军控、裁军和防扩散条约。

全球安全倡议体现了新时代以来总书记对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的深刻思考。2013年3月,总书记在莫斯科发表演讲时指出:“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应该共同享受安全保障。各国要同心协力,妥善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越是面临全球性挑战,越要合作应对,共同变压力为动力、化危机为生机。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安全威胁,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合作安全、集体安全、共同安全才是解决问题的正确选择。”2014年在亚信上海峰会上,总书记提出以“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为核心内涵的新安全观,主张合作应对安全问题,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赢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同。此后,总书记在联合国、二十国集团等双多边场合反复倡导树立新安全观,将铸剑为犁、安危与共的和平合作理念持续深植人心。

全球安全倡议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丰富发展的必然结果。2015年9月,总书记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主要内涵,其中就包括“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2017年1月,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演讲中,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进一步完善,提出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其中,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普遍安全的世界均属于和平与安全范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然要求构建安全共同体。2020年11月,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呼吁,携手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安全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人文共同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实践探索。

---此处隐藏4900字,下载后查看---

全球安全倡议行大道、得人心,维护的是全人类共同利益,守护的是全世界和平安宁,有力汇聚国际社会应对安全风险挑战的共识与合力,截至2024年底得到119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支持,写入110多份中方与其他国家、国际组织交往合作的双多边文件,赢得越来越多响应者和同行者。

全球安全倡议及其核心理念多次得到联合国机构负责人高度评价,写入相关多边机制文件。2023年9月,由联合国成员发起成立的“捍卫《联合国宪章》之友小组”发表的政治宣言中,纳入了安全不可分割原则等全球安全倡议的核心理念。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格罗西2023年5月访华时高度赞赏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只有世界各国领导人增强对话并努力寻求一致,才能朝着和谐的方向前进。

在区域层面,中国与相关方携手打造全球安全倡议合作样板。积极推动与湄公河国家携手打造全球安全倡议实验区,同中亚国家一道建设远离冲突、永沐和平的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推动上合组织、金砖机制框架下合作同全球安全倡议互补互促,在构建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统筹应对各类安全挑战,推动“大金砖合作”在安全领域持续开花结果;同非洲国家开展安全共筑伙伴行动,建立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伙伴关系,打造全球安全倡议合作示范区。

在双边层面,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事业之中。中国同印度尼西亚、巴基斯坦、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阿联酋、伊朗、埃及、南非、埃塞俄比亚、塞尔维亚、匈牙利、斯洛伐克、智利、巴西、乌拉圭、所罗门群岛、斐济等国家就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发表联合声明或达成重要共识。中非等国家更是感谢中方为其恢复和平稳定提供宝贵支持,愿成为推动落实全球安全倡议的先行者。

总书记强调,和平是人类共同事业,需要各方共同争取和维护。新征程上,中国将继续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与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致力发展的国家和人民携手同行,在全球安全倡议的指引下,共同丰富倡议内涵,探索新形式新领域合作,并肩守护和平安宁,共创人类更美好未来,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平安的钟声响彻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