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课讲稿:五个“必须统筹”是经济实践创新同理论创新相结合的典范

更新时间:2025-05 来源:网友投稿

总书记在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经济工作千头万绪,必须坚持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必须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这五个“必须统筹”是我们党对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是总书记经济思想的最新成果,为新时代新征程做好经济工作、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思想指引。

一、五个“必须统筹”是新时代新征程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新时代新征程,中国经济进入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阶段,时代条件和发展任务变化对经济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五个“必须统筹”是回应时代呼声,立足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实践,对新形势下经济工作客观规律的深刻把握。

五个“必须统筹”是科学应对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既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重大机遇,也面临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保护主义升级、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等挑战。我们要科学研判外部环境变化,把握好战略机遇,有效应对风险挑战,巩固扩大自身优势,打开发展新天地。比如,我国传统产业在规模体量、结构体系、技术水平、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居于全球领先地位,是支撑我国经济实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在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同时,决不能把传统产业当作“低端产业”、“落后产业”简单退出。必须持续深耕传统产业,积极运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在持续更新迭代中不断增强生命力和竞争力。通过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推动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才能为应对外部挑战、抢抓发展机遇打下坚实基础。

五个“必须统筹”是适应我国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都有新特征新问题新挑战,需要发现阶段性变化背后的新规律,与时俱进创新经济工作方法,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比如,从总供给和总需求关系看,既有供给侧的结构性问题,又面临总需求不足的问题,如何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是事关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再比如,经济发展“增量”的日积月累形成日益庞大的“存量”,经济“家底”越来越厚实,存量对增量的影响越来越大,统筹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对于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具有日益重要的意义。

五个“必须统筹”是适应国情实际的必然要求。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文化习俗、科技基础、产业配套等存在差异,做好经济工作要从各地实际出发,不能简单套用一种模式。比如,在统筹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新质生产力培育模式。又比如,从发展水平看,2024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3万美元,接近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标准,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必须统筹好提升质量和做大总量的关系,在提升质量轨道上持续做大总量,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确保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此处隐藏4347字,下载后查看---

坚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动态平衡,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供给对需求的适配性、平衡性,努力以新供给创造和激发新需求。坚持科技引领、创新发展,推动供给体系和效率明显提升。坚持有进有退、有保有压、有增有减,推动企业提高供给质量,促进优质优价,激励“向上竞争”,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和服务。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长期战略,采取有力有效的宏观经济政策,加快补上内需特别是消费不足的短板,使内需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建立和完善扩大居民消费的长效机制,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支持新型消费加快发展。创新优化投融资机制,统筹推动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统筹增加政府投资和带动社会投资,使有效投资既能扩大当期需求,又能转化为未来竞争力。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旧发展动能平稳接续转换。要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努力打造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产业新引擎,锻造中国经济的“新长板”。充分考虑本地区本行业的发展实际,注重发挥自身优势,找到最佳路径,避免盲目跟风、一哄而上。要持续推动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活力,积极运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力扩围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通过数字赋能、工艺升级、管理创新等多种路径,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转型,不断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中的竞争力。

统筹用好各类增量资源和存量资源,拓展新的发展空间。要以宽广的视野盘活存量带动增量,有效盘活土地等基础性资产,推动产业园区“腾笼换鸟”,优化城镇生产生活空间结构调整,高质量推进城市更新和城中村改造。规范发展二手车、二手房市场,形成新车与旧车、新房与旧房协调发展的市场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废旧资源循环利用,开发“城市矿山”。创新宏观政策工具,提高国家宏观资产负债管理能力。编制居民、企业、政府的宏观资产负债表,摸清“家底”,全面分析经济增长潜力和偿债能力,形成优化宏观资产负债规模和结构的政策措施,提高宏观经济治理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坚持以质取胜和发挥规模效应相统一,夯实中国式现代化和大国博弈的物质技术基础。坚持以提升经济质量引领和扩大经济总量,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围绕创新点积极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和行业增强创新能力,更多依靠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率。坚持以扩大经济总量为提升质量提供沃土和空间,利用大国经济的普遍优势和我国独特优势把各个创新点做大做强,创造出更多可与高铁、核电、无人机、新能源汽车等相媲美的新产业、新赛道,为经济总量增长拓展更多发展空间。要进一步发挥好大国经济优势,形成与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相匹配的经济规模,不断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

总之,总书记提出的五个“必须统筹”紧贴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特征,回答了一系列重大时代问题,为进一步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引。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奋发有为做好经济工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