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设特色鲜明的医院文化”。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卫生健康文化建设的意见》中明确要强化医疗卫生机构文化建设。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把党的领导贯彻到卫生健康文化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因此,如何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构建起符合自身实际的党建引领的文化体系,已成为医院管理者和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1.新时期党建引领医院文化建设的内涵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长期医疗活动中逐渐形成的以人为核心的文化理论、价值观念、管理方式和行为准则,发挥着导向、凝聚、激励、约束、教化的作用,核心是群体价值观。当前,国内正处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的关键时期,更要把党的领导融入医院治理全过程,提高卫生服务水平,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卫生健康服务需求。新时期党建引领医院文化建设即在党的领导下,医院紧跟时代步伐,党建与文化建设同向发力、双向融合,指引医院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建设,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当前国内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现状
医院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办院宗旨、基本精神和价值观。通常来看,国内公立医院文化建设可分为以下x个层面:一是物质文化层面,包含医院的建筑设计、院容院貌、标志标牌等,是医院文化中最显性和直观的名片。二是制度文化层面,包括管理体制、组织结构、规章制度、操作规范、行为准则等,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也是医院正常运转的管理体系。三是行为文化层面,由医护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所产生的活动文化、精神风貌、行为规范等组成,是医院文化的无形表现。四是精神文化层面,包含医院愿景、院训、宗旨等,是医院独特的意识形态和理念。精神文化位于文化体系最深层,是医院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国内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目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部分医院文化建设认识片面,方式单一,流于形式化。表现为医院文化建设内容不够明确,目标不够清晰,流于表面形式。有的医院将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建设等同起来,但其实两者的侧重点及适用方法并不全然相同,不能相互取代;有的医院不擅长运用信息化和互联网思维来进行文化传播,难以调动积极性。这些情况都导致了医院文化建设的形式化。二是文化建设缺乏创新和特色,趋于同质化。有的医院直接将其他公立医院文化建设模式移植于医院文化建设管理中,未能结合医院自身真实情况,导致文化建设千篇一律,趋于雷同,影响医院整体竞争实力。三是党建与文化建设工作结合不够密切。实践与理论研究证明,医院文化建设的目的、内涵、形式等,与医院的党建工作有同质性或相向性。而部分公立医院对于党建与文化之间的作用关系认知度不够,导致目标不清、思路不明,进而造成党建对于文化的引领效果较弱。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尽管努力尝试将党建工作融合进医院文化建设,但难以做到两者的深度结构性融合,从而难以实现两者的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3.党建引领下的公立医院文化体系构建路径——以xx医院为例
---此处隐藏4734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宣传载体。通过建设文化长廊、广场等,集中展示代表医院形象的文化标识或对医院先进典型人物进行宣传展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激励和示范作用,凝聚起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二是历史载体。通过编纂院史(院志)、建设院史馆等,传承“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的初心使命,使医院文化得到整体提升和凝练升华。三是艺术载体。可以借助院歌、微电影等简单的形式传递医院文化,还可以借助媒体和社会力量,创作更多彰显医院文化的优秀作品。
5.4将健全组织作为医院文化体系构建的关键
新时期的医院文化建设,要着力健全组织,完善机制,重视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夯实医院文化建设的根基。一是要强化组织领导。成立文化建设领导小组,负责规划制定、综合协调、组织活动、检查督导等日常工作,将文化建设纳入到医院发展的整体规划中。二是强化目标导向。将文化建设纳入年度责任目标管理体系,层层分解,责任到人。要定期对目标实施情况进行评价考核,使医院文化建设与医院各项工作同步发展。三是资金保障。要保证医院文化建设的经费开支,配备专兼职文化建设干部,为医院文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5.5将宣传作为医院文化体系构建的保障
一是健全宣传工作体系。要建立并完善医院宣传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医院新闻发言人制度,完善新闻发布程序,保证职工和患者对医院工作的知情权,为医院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二是鼓励全员参与。要将宣传工作纳入各科室和职工的职责范围,激发全员参与热情,以获得更多更生动的新闻素材。要加强网站、院报、官微等载体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和群众患者对医院的感官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