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更新时间:2025-05 来源:网友投稿

今天的会议既是一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更是一次向高质量发展进军的冲锋号角。刚才,区发改委系统盘点了《优化营商环境十项重点工作》的阶段成效,数据局、司法局等部门聚焦痛点堵点亮出了改革“施工图”,既有刀刃向内的勇气,更有破局开新的锐气。当前,x正处在“向海图强、争当标杆”的关键跃升期,营商环境就是核心竞争力,是检验党员干部政治担当的试金石。下面,我以“立破、标本、协同”三大战役为纲,部署优化营商环境攻坚任务。

一、立破并举,以思想破冰引领改革突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格局决定事业的境界。优化营商环境必须从破除思维定式、打破路径依赖中闯出新路,以思想“破冰”推动发展“破局”。

(一)要立“国之大者”的政治站位,破“本位主义”的狭隘视野。总书记强调“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党的二十大报告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高质量发展战略全局。我们要清醒认识到。营商环境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不仅是发展问题,更是执政能力问题。当你们在制定产业政策时想到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在审批流程再造时对标RCEP国际规则,在服务企业中践行“两个毫不动摇”,就是在用行动诠释“两个维护”。这种政治自觉必须融入骨髓。要在政策制定中把握“时与势”。紧扣碳达峰、数字经济等国家战略,前瞻布局绿色金融、智慧物流等配套政策,让x的产业政策始终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要在改革推进中统筹“近与远”。杜绝“新官不理旧账”的短视行为,建立涉企政策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对政策调整设置缓冲期,让企业吃下“定心丸”。在服务实践中贯通“上与下”。把省委“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转化为“x版”改革清单,确保顶层设计在基层落地生根。

---此处隐藏4624字,下载后查看---

营商环境是系统工程,需要奏响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共治的“交响乐”,让法治生态、服务生态、信用生态交相辉映。

(一)要打造“执法有温度”的法治生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某渔港码头因尾水处理不达标被责令整改,执法部门既依法处罚又帮助设计尾水循环系统,彰显了“执法+服务”的温度。要推进“法治体检”常态化。组织法律顾问团为中小企业开展合规审查,防范合同纠纷、知识产权等风险。要创新“非现场执法”模式。运用视频监控、物联感知等技术开展远程监管,减少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干扰。构建“行政调解”网络。在工业园区设立“涉企纠纷调解中心”,推动劳资、环保等矛盾源头化解。要让企业家感受到,在x,法律是维护权益的盾牌,而非束缚发展的枷锁。

(二)要构建“审批加速度”的服务生态。“时间就是金钱”在x要有更深刻注解。临港产业区试点“秒批秒办”智慧系统,企业登记实现“零材料提交”,彰显了“x效率”。要实施“极简审批”改革。对低风险项目实行“承诺即开工”,对高频事项推行“扫码即办”。要推行“项目全周期管家”。为重点项目配备“首席服务官”,提供从立项到投产的“终身服务”。学习浙江“未来工厂”经验,让“数据跑腿”代替“企业跑路”,把“最多跑一次”升级为“一次不用跑”。

(三)要培育“守信有价值”的信用生态。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某水产企业凭借海关高级认证身份享受通关便利,年出口额增长30%,验证了信用价值。要实施“信用可视化”工程。在商业街区设立信用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商户信用档案。要创新“信用+金融”产品。推动银行开发“信易贷”产品,对诚信企业实行无抵押贷款、利率优惠。要建立“信用修复”机制。设立信用修复“快速通道”,鼓励失信主体主动纠错、重塑信用。要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寸步难行”成为x的鲜明标识。

同志们,营商环境就像候鸟迁徙的栖息地,哪里水草丰美,企业就会“用脚投票”奔向哪里。当前,区域竞争已进入“拼服务、拼效率、拼生态”的新阶段,谁能在优化营商环境上率先突破,谁就能在高质量发展中抢占先机。让我们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谋长远,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担当抓落实,把x打造成近者悦、远者来的投资热土,为冲刺全国百强区30强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