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清单(五个方面共15条)

更新时间:202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一)对八项规定精神的理解存在“表层化”“片面化”倾向。虽然能够认识到八项规定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切入点和动员令,但在学习贯彻中仍存在“重形式轻内涵”的问题。例如,将八项规定简单等同于“管住吃喝”“减少会议”,而忽视其背后“以党的政治建设统领作风建设”的深层逻辑;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历史周期律警示理解不深刻,未能从“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的战略高度把握作风建设的政治意义。在参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研讨时,对“四风”隐形变异、风腐一体等问题的分析多停留在案例层面,未能结合国企改革攻坚期权力运行监督、亲清政商关系构建等实际深化研究。

(二)政治站位不够高远,存在“本位主义”思维。在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时,有时从本单位局部利益出发搞“选择性执行”。例如,在公务接待中,对上级单位或重要合作方存在“超标准接待怕得罪人”“简化流程担心影响合作”的顾虑;对集团内部巡视巡察反馈的“部分干部存在特权思想”问题,整改时更多关注程序合规,而非从“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上根治思想病灶。在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中,对业务招待费、差旅费等成本压缩存在“保基本运转、缓长期机制”的短视心理,未能体现“两个维护”的政治担当。

(三)贯彻落实的主动性不足,存在“上热中温下冷”现象。作为班子成员,在制度执行上存在“手电筒照别人不照自己”的倾向。例如,对分管领域干部存在的“慵懒散拖”现象批评教育多、动真碰硬少;对“关键少数”以外的普通党员日常监督缺乏有效手段,导致个别部门出现“文件落实文件”“会议贯彻会议”的形式主义苗头。在参加民主生活会时,对班子其他成员提出的批评多集中于具体事务,而对其是否存在“政治意识淡化、党的领导弱化”等根本性问题避重就轻。

二、工作作风方面

---此处隐藏2508字,下载后查看---

(三)服务大局“本位化”,存在“小圈子”利益羁绊。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时,对淘汰落后产能存在“影响短期业绩”的顾虑,未能从“国之大者”高度统筹谋划;在参与地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时,存在“算小账不算大账”的短视行为,对带动地方产业链发展的社会责任履行不足。对集团内部资源分配,存在“重本部门轻全局”的狭隘思维。

五、生活作风方面

(一)生活作风“虚浮化”,存在“享乐主义”残余。对“艰苦奋斗”精神传承不足,存在公务活动超标接待、追求奢侈品消费等倾向;对“光盘行动”等要求执行不严格,商务宴请中存在“剩菜显诚意”的陋习。对身边工作人员存在“特殊化”倾向,如安排专职司机接送家属、优先保障领导用车等。

(二)家风建设“松散化”,存在“枕边风”风险。对配偶子女教育存在“重学业轻德行”偏差,对子女“攀比消费”“盲目追星”等行为缺乏有效引导;对亲属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行为监管不力,如默许配偶表弟承揽企业外包业务;对“朋友圈”“社交圈”净化不足,存在与私营企业主“勾肩搭背”现象。

(三)社会交往“功利化”,存在“人情往来”异化。在处理政商关系时,存在“亲而不清”“清而不亲”两个极端。如接受供应商“节日慰问品”后,在付款审批中给予优先;为避免“瓜田李下”,对合规合作方刻意疏远,影响合作效率。对离退休老同志、困难职工走访慰问存在“节日突击式关怀”,缺乏常态化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