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班子隐形变异作风问题查找清单

更新时间:2025-05 来源:网友投稿

1.“红头”转“白头”规避监管。部分单位以情况简报、工作提示等“白头文件”替代正式公文,导致文件监管出现盲区。据统计,2024年XX市人大系统正式文件数量同比减少18%,但口径外文件数量激增32%。如某专委会将本应正式印发的调研方案以“工作提示”形式下发,未履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程序,造成基层对政策执行标准理解不一,影响工作实效。

2.篇幅冗长弱化核心要义。部分文件存在“穿靴戴帽”现象,空话套话占比过高,实质性内容被稀释。通过抽样分析发现,15%的文件篇幅超5000字,关键政策条款仅占全文20%。如某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开篇用2000余字阐述背景意义,而具体任务分工仅占500字,基层干部需反复研读才能把握工作重点。

3.内容虚化脱离实际需求。部分文件制定缺乏深入调研,与人大履职实际结合不紧密。在2024年印发的30份业务指导文件中,有8份存在目标任务不具体、措施操作性不强等问题。例如,某监督工作指导意见未明确监督指标和评估标准,基层在开展监督工作时无所适从,导致监督流于形式。

---此处隐藏4916字,下载后查看---

3.问题处理“简单化”倾向。对基层反映的问题,存在不深入调查、随意定性处理的现象。在2024年受理的群众意见中,有18%的问题因处理方式简单粗暴引发群众不满。如某群众反映的征地补偿问题,相关部门未深入核实情况,仅以“符合政策”答复,未切实解决群众诉求。

(二)整改措施

1.建立工作汇报真实性核查机制。制定《XX市人大系统工作报告审核办法》,建立数据核实、实地核查、第三方评估相结合的审核体系,对虚报瞒报问题严肃问责,确保工作报告真实可靠。

2.规范决策部署执行程序。出台《人大决策部署落实指导意见》,明确各级执行单位的职责和权限,严禁擅自加码。建立执行情况反馈机制,对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优化,确保决策部署科学合理、切实可行。

3.完善问题处理闭环管理。制定《群众意见建议办理工作规范》,建立“受理-调查-处理-反馈”全流程管理制度,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明确办理时限和质量要求,定期开展“回头看”,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