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篇)《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论述摘编》心得体会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论述,站在民族复兴和国家发展的全局高度,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这体现了我们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价值追求,彰显了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坚定决心。从社会层面来看,健康中国建设有助于缓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在国家战略层面,健康中国与创新驱动发展、乡村振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等战略紧密相连、相互促进。

二、对个人健康责任与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的反思

学习论述摘编让我深刻认识到,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在现代社会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下,我们往往忽视了对自身健康的呵护。不良的饮食习惯、缺乏运动、长期熬夜以及精神压力过大等问题普遍存在,这些都在悄然侵蚀着我们的健康防线。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将健康意识贯穿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合理膳食,多摄入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以及适量的力量训练;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同时,注重心理健康,学会应对和调节工作生活中的压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此外,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每个人都真正重视并积极践行健康生活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全民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

三、在工作中积极践行健康中国理念,推动健康事业发展

---此处隐藏4315字,下载后查看---

三是坚持以学促干,在学以致用中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始终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将医者仁心、人文精神融入到服务人民健康的各方面、全过程,努力实现“三转变、三提高”的目标。全力推动托管工作取得实效。充分发挥xx省肿瘤医院全面托管优势,积极引入科学管理模式、先进医疗技术及优秀人才团队等,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管理,技术、品牌的平移,努力提升医疗、科研、管理及人才梯队建设水平,打造成为赣东区域肿瘤医疗中心。不断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扎实推进“看病一件事”改革,落实落细“一次挂号管三天”、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等便民服务举措。积极加强人文关怀,提升医患沟通能力和水平,努力营造和谐医患关系。持续深化“清廉医院”建设。聚焦医院“关键少数”“关键岗位”,用好市委巡察、大型公立医院巡查、医保监督检查和政治谈话、提醒谈话等方式和手段,堵漏洞、补短板、强弱项,构建风清气正的就医环境。

人民健康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对于推动新时代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

一是深刻认识营造绿色安全健康环境的重要性。总书记指出,公共安全事关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要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责任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排查、消除安全隐患,推进突发事件卫生应急监测预警和紧急医学援救能力建设。

二是大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总书记强调,只有更好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才能守护人类健康。要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加强医院管理,做好医疗垃圾分类、医疗废物处理、节水节电等,为群众营造干净、整洁、环保的就医环境;做好绿色生活方式宣传,教育引导人们合理膳食、戒烟限酒,懂得“病从口入”的道理;大力推广出门戴口罩、看病网上预约等文明健康生活习惯,倡导全民保持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三是贯彻落实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总书记强调,对健康的理解不能只限于生理方面,心理健康同样重要。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的关键,是把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关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要顺应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需求,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加大心理健康问题基础性研究,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引进和培养,规范化发展心理治疗、心理咨询等心理健康服务,打造特色专科和“精品”项目;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学知识普及力度,教育引导人民群众树立正确健康观,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以人民群众听得懂的内容,借助进社区、官网媒体等宣传途径,进行健康知识和技能普及,引导人们树立健康身体和健康心理的意识,为守护人民心理健康、维护社会秩序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