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长效深化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
让八项规定持续激浊扬清
---此处隐藏10864字,下载后查看---
作风建设如逆水行舟,一篙不可放缓。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一体推进学查改,融入日常、抓在经常”。这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以刀刃向内的勇气深化自我革命的再动员,更是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韧劲夯实执政根基的再部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需要从细微处着眼、于关键处发力,让“学查改”的每一环都成为锤炼党性、涵养作风的实践课堂。
以“学”筑基,在深学细悟中校准思想坐标。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中央八项规定之所以能“改变中国”,根本在于其蕴含的“执政为民”的深刻内涵。抓实学习教育,要从理论源头入手,组织党员干部深学细悟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把握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的核心要义。这不仅需要原原本本学原文、逐字逐句悟原理,更要以案为鉴、以史为镜,通过剖析“由风及腐”典型案例,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四风”问题的危害,从思想深处树牢纪律意识。为此,要把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切实增强贯彻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通过集中研讨、专题党课、个人自学等形式,推动作风建设要求内化为政治自觉、外化为行为准则。
以“查”破题,在精准对焦中深挖病灶根源。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也是改进作风的突破口。只有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才能真正找准病灶、对症下药。查摆问题需坚持“开门问诊”,既要对标对表党中央部署要求自查自纠,也要借助纪检监察、巡视巡察、群众监督等多渠道“把脉会诊”。比如,通过梳理审计报告中的“三公”经费异常数据、分析信访反映中的作风投诉,精准锁定违规吃喝、过度留痕等隐性问题。唯有以“显微镜”查细节、以“放大镜”找漏洞,才能让问题无所遁形,为整改提供精准靶向。
以“改”增效,在立行立改中构建长效机制。整改落实是检验学习教育成效的经验交流。党员干部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整治什么问题,始终牢记“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擦亮克己奉公的初心。整改既需雷厉风行,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即知即改、立行立改;也要着眼长远,将整改成果固化为制度成果。例如,针对“调研扎堆加重基层负担”现象,可建立调研计划统筹报备机制;针对“指尖上的形式主义”,需规范政务App使用标准,划清“必要留痕”与“过度留痕”的界限。同时,整改必须坚持“开门教育”,让群众参与监督、评价成效,真正把“问题清单”变为群众的“满意清单”,用沾泥土、带露珠的实绩赢得民心。
细微之处见真章,作风建设无小事。新征程上,唯有以“学查改”为牵引,将严的基调、严的措施、严的氛围贯穿始终,方能推动作风建设从“徙木立信”走向“化风成俗”,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凝聚更加磅礴的清风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