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中央决定,自2025年全国两会后至7月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当前正值“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广大党员要以这次学习教育为契机,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持续发力,让勤学善思、清正廉洁、务实高效在新时代蔚然成风。
做到学有质量,大兴勤学善思之风。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中央八项规定不是简单的行为规范,而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经验交流。*总书记指出:“制定实施中央八项规定,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徙木立信之举,必须常抓不懈、久久为功,直至真正化风成俗,以优良党风引领社风民风。”各级党委(党组)要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领学、党支部“三会一课”研学、党员干部个人自学等方式,构建“三位一体”学习体系。要创新学习教育举措,创新“云端+实地”学习模式,运用VR廉政教育馆、红色教育基地等载体,让学习教育从“平面”走向“立体”,推动理论学习从“被动学”向“主动悟”转变,让勤学善思蔚然成风。
做到查有力度,永葆清正廉洁之风。查摆问题是“找病灶”的重要手段,通过深入查摆问题,能够精准发现短板弱项,为整改提升指明方向。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是铁规矩、硬杠杠,必须一刻不松、寸步不让,各级党组织要突出抓早抓小,深化运用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综合运用多种处置方式,在严肃查处不正之风上去疴除弊、久久为功,永葆干部队伍健康体魄和纯洁本色,全力建设堪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广大党员干部要严格对标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时刻保持“三省吾身”的自觉,校准行动偏差,守好底线、不逾红线。要以自我革命的精神查摆自身问题,勇于“揭伤疤”“戳痛处”,主动对照检查,深刻躬身自省,不断增强严守规矩、不逾底线的政治自觉,让清正廉洁蔚然成风。
做到改有成效,弘扬务实高效之风。边学边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全面整改,是我们党开展集中性教育的宝贵历史经验。*总书记指出:“必须发扬党的优良作风,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常和长、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治‘四风’树新风并举,坚决铲除腐败滋生的作风温床,坚决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好作风好形象创造新伟业。”广大党员干部对能够立即整改的问题坚决摒弃拖延心态,以“事不过夜”的紧迫感做到立行立改;对需要长期整改的问题要实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确保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只有将“立即改”的高效与“持续改”的韧性相结合,以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才能让务实高效蔚然成风。
开门教育当开门“答题”群众“阅卷”
---此处隐藏25423字,下载后查看---
锚定“学查改”吹响学习教育“冲锋号”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为全体党员干部立起作风建设新标杆。历经十余载,中央八项规定已成为新时代作风建设“金色名片”。各级党组织要秉持“行则将至”的坚韧与“勇攀高峰”的魄力,锚定“学查改”,吹响学习教育的“冲锋号”。
锚定“深学细悟”,以“学深+悟透”吹响思想防线“求索号”。“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首要在于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使之成为推动作风建设的不竭动力。各级党组织要扎实开展学习教育,通过集中学习、专题研讨、在线培训等多种形式,深刻领会其精神实质和核心要义,确保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能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要紧密结合实际,创新学习方式方法,如利用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警示教育等手段,让党员干部在生动直观的学习体验中,深刻认识到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进一步增强遵规守纪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注重学以致用,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体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通过开展“学规定、找差距、促整改”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查找自身在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锚定“自省自查”,以“严管+厚爱”吹响纪律队伍“律己号”。“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纪律不成队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关键在于打造一支纪律严明、作风过硬的党员干部队伍。各级党组织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畅通举报渠道,鼓励群众监督,对顶风违纪行为零容忍、严查处,坚决防止“破窗效应”。同时,要强化日常监督管理,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第一种形态,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提醒、早纠正,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问题。要建立健全容错纠错机制,为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党员干部撑腰鼓劲,让他们心无旁骛干事创业。同时,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关注党员干部的身心健康,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和工作生活情况,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锚定“立行立改”,以“细查+实改”吹响作风建设“集结号”。“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最终要体现在作风建设的实际成效上。各级党组织要深入开展自查自纠和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群众提、自己找、上级点、互相帮等方式,全面查找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顽瘴痼疾,确保问题找得准、找得实。同时,建立问题清单和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不留死角。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既立足当前解决突出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制度机制,防止问题反弹回潮。同时,加强作风建设成效评估,通过问卷调查、群众评议等方式,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提供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