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家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不仅承载着企业发展的重任,更肩负着报国兴邦的光荣使命。“希望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一心谋发展、守法善经营、先富促共富,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总书记在x月xx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对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提出殷切期望,其中“胸怀报国志”放在首位,凸显了其重要性。
20xx年x月,在xx总部举行的媒体见面会上,xxx拿出一张飞机的照片,上面印着“没有伤痕累累,哪来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难”。任正非将当时处于极度困难时期的华为比作这架二战期间的伊尔-2战斗机,虽被打得像筛子一样,依然坚持飞行,终于安全返回。同样,凭着为民族、为国家的信念,xx穿越苦旅,开辟疆土,在通信领域取得领先地位。没有爱国精神驱动下的顽强拼搏,就无法抵达“中华有为”的高光时刻。华为在面对国际挑战时展现出的坚韧意志,正是民营企业家爱国精神的生动写照。
爱国是深植于民营企业家群体的光荣传统和文化基因。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至柔惟棉,至刚惟铁”,投身实业救国,发展棉、铁两业,彰显了民族企业家的爱国情怀;xxx、xxx兄弟,坚持“非力办实业,不足以立身救世”的理念,大力发展民族工商业,是近代爱国实业家的典范。改革开放以来,任正非、宗庆后等一大批爱国报国的民营企业家涌现,他们通过潜心经营和开拓创新,创立品牌,取得良好经济效益,提升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事实也证明,只有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和人民幸福紧密结合起来,“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才能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企业才能走得更稳更远。
民营企业家胸怀报国志有多种实现形式,但首先是办好企业,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xx集团从小纺织厂成长为“从一滴油到一匹布”全产业链发展的全球百强企业;xx集团把纤维做到x.xx分特的极致,改写世界纤维产业版图;好孩子以“一款婴儿车做xxxx多种有毒物质检测”的“自我折磨”,锻造出世界一流产品……要像这些企业一样,对标世界一流标准,着力做强做优做大,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
胸怀报国志体现在矢志创新上。没有技术领先,何来祖国的强盛?中国要领跑,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腾讯的人工智能、阿里的大数据应用、宇树科技的机器人,这些民营企业展现了强大的创新实力。未来之路上,民营企业需要强化自主研发,心无旁骛创新创造,站上产业链更高端。胸怀报国志还体现在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上。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既是民营经济大有可为的广阔舞台,也是获得社会认可、厚植家国情怀的深厚土壤。只有真诚回报社会的企业家,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
---此处隐藏10693字,下载后查看---
民营企业的发展活力与市场环境紧密相连。首先,在市场准入、审批许可及招标投标等方面,应当为民营企业构建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扫除那些违反公平、开放及透明市场规则的规定,以保障其拥有充分的市场发展空间。其次,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题,需要政府、企业与金融机构三方协同努力。政府应在提供政策扶持的同时,健全融资服务体系,发挥桥梁作用,强化民营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联系,促进双方交流合作,帮助民营企业渡过难关。此外,民营企业应秉持诚信经营原则,强化社会责任感。企业的诚信度和履行社会责任的担当程度对融资状况具有深远影响。金融机构要优化内部生态环境,在信贷业务上加强公平合理性以及灵活性,缩短服务周期,提高审批速度,从而加快工作效率。为减轻企业税负,政府应加大减税力度,增强企业的获得感。进一步畅通减税降费政策传导机制,切实降低民营企业成本费用。既要以最严格的标准防范逃避税,又要避免因为不当征税影响民营企业正常运行。
三、政府层面:打造良法善治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营商环境好不好,关键是看法治化程度高不高,与政策相比,法律具有确定性、稳定性。首先,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打造最优化的营商环境,将党中央有关方针政策和地方实践中的成功经验通过立法形式确定下来,切实维护各类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不断增强各类经营主体的信心。政府需要给民营企业搭建一个长期稳定、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对所有企业一视同仁。其次,任何一项政策出台直接关系到各类经营主体的发展方向。不管初衷多好,都要考虑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考虑实际执行同政策初衷的差别,考虑同其他政策是不是有叠加效应,以此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各部门要从实际出发,推动各项政策的落地、落细、落实。当前,我国在民营企业产权的法治保护方面仍存在缺陷,而产权问题直接关系到民营企业的创新动力。因此,要加强对民营企业产权和民营企业家合法财产权的保护,加强对民营中小微企业的原始创新保护力度,严格落实侵犯知识产权惩罚性赔偿制度等措施,强化对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的刑事惩处力度,也要防止公权力侵犯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要加强监管力度,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社会层面:加大宣传力度,引领正确舆论导向
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党和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基本方针政策,已经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将一以贯之坚持和落实,不能变,也不会变。”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鲜明提出“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等重大论断,深化了我们党对发展民营经济的规律性认识。民营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成果,又是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更是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主体。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伟大成就,中国式现代化迈出坚实步伐,民营经济的发展活力极大激发、发展成绩更为显著、发展作用更加彰显。我国一部分劳动者的收入来自民营企业,民营企业为“做大蛋糕”作出了贡献,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力量。新时代新征程,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同样重要,都具有推动就业创业、提高税收、经济增长等作用。因此,地方政府要破除民营经济发展中面临的隐形壁垒,社会各界人士要尊重民营企业的发展,民营经济发展需要监管和规范,其中包括社会舆论监督。公众可以对企业存在的问题提出质疑,但要基于事实和逻辑,而不是主观臆断和曲解,从而不断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