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研咨一体化促进市县党校办学质量提升的建议

更新时间:2025-05 来源:网友投稿

党校教研咨一体化,是在教研一体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加入为党委政府决策咨询服务的要素,形成了“教学培训、学术研究、决策咨询”三位一体的党校工作新格局。教研咨一体化发展,是以教学牵引科研、决策咨询,科研、决策咨询助力教学,实现教研咨全过程有机统一、深度融合,也就是“教学出题目、科研做文章、成果进课堂、咨政进决策”,从而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助推党校高水平育才、高质量献策。市县党校处在培养提高基层党员干部能力素质的前沿,认真抓好教研咨一体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市县党校教研咨一体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党校系统教研咨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协同融合机制加快构建,科研支撑作用日益彰显,教研咨水平不断提升,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想重视程度不够,缺乏整体谋划推动

有的认为科研工作是上级党校、大专院校、社科院所的事情,基层党校重点是搞好教学工作,科研可搞可不搞,搞也搞不好;相比教学这个硬任务,觉得科研是软指标,只要完成了培训任务,党校就算尽职尽责。科研工作缺少整体规划,内部教学、科研、咨询相互协调不够,常常是教师个人“单打独斗”,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导致科研量上不去、质也提不高;对外与相关部门、高校、企业、科研院所联系不够紧密,不能借助外部力量推动党校教研咨一体化发展。

(二)教学科研没有体现党校特色

---此处隐藏4278字,下载后查看---

教育培训、科学研究、决策咨询的微观载体是教师,“师资是党校第一资源,在教研咨一体化中处于中心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必须加大教师培养力度,以高素质师资队伍支撑党校高水平办学。

第一,加大人才引进力度。引进符合党校教研咨一体化要求的优秀人才和紧缺专业人才,给予优惠待遇,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和质量。

第二,完善教师培养机制。通过搭平台、压担子、“传帮带”、提供学习深造、社会实践等多种途径培养中青年教师,鼓励并创造条件安排教师到政府相应部门挂职锻炼,拓宽教师工作视野。

第三,畅通学科建设与教学科研融合机制。根据学校学科设置和教师专业、意愿明确其教研大致方向,从制度上解决教学科研方向不集中的问题,助力多出成果打造精品。

第四,健全激励分配机制。待遇向一线倾斜,与教研成果挂勾,奖励与惩罚相结合,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