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县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孕育了宝贵的现场教学资源。其中,XX县梯田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对XX梯田的保护利用与“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变过程进行提炼和升华,是党校干部教育培训中“两山”理论的鲜活教材。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干部教育培训模式的创新性发展,还能增强干部对XX农耕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认识和理解。有力诠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对激发党员领导干部干事创业精神、推动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XX县现场教学点开发与建设经验
(一)强化要素保障,为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提供支撑
在教学资源保障方面,精心挑选现场教学点,结合现场教学点优势资源,确定教学主题,同时收集与教学主题相关的信息,撰写讲解词,形成完善的教学手册。在人力资源保障方面,组建一支专业的现场教学团队,针对现场讲解、主持互动、归纳总结、点评、理论提升等教学环节,针对性加强师资培训,提升现场教学质量。在机制保障方面,加强组织领导,细化活动实施细则,明确团队分工与职责,建立健全现场教学点管理制度,围绕主题制定详细的教学方案,同时要提供周密的准备工作与后勤保障。
(二)确立核心主题,深入发掘现场教学点的精髓素材
---此处隐藏2423字,下载后查看---
在现场教学点开发过程中,我们始终将党建与业务紧密融合,在内涵挖掘、线路规划、设施建设、队伍培养等方面,党建工作始终发挥着引领航向的关键作用。比如,在文旅融合现场教点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为村庄文化繁荣和旅游兴盛注入了强劲动力;在XX梯田农业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中,党的环保理念得以深入实践,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和谐共生。党建业务深度融合的实践,极大地丰富了基层党建的内涵,使党的各项事业在更广阔的领域和更高层面上得到了延伸与发展,为党建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
(三)丰富学员提升履职能力体验
现场教学坚持以学员为中心的理念,教师担任引导者的角色,鼓励学员积极投入、亲身实践,通过主动探索掌握知识与技能。在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研讨、体验、案例分析及互动交流等多元化教育手段,在互动交流中,学员不仅汲取了专业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技巧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帮助学员深入理解和掌握履职所需的核心知识与技能,进而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同时,现场教学为学员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学习体验,为提升学员履职能力提供新方式。
(四)提高干部教育培训效果
现场教学紧扣提升干部能力与素质的核心目标,通过教师深入浅出的理论讲授、学员间热烈的互动探讨、问题的深刻剖析以及履职能力提升等多元手段,极大地丰富了培训过程,充实了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明显提升,学员不仅受到系统化的理论熏陶、党性锤炼及全方位的能力锻造,而且潜移默化地加深了干部心系家乡发展的深厚情感,强化了对本土文化的崇敬感,以及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感、使命感,有效激发了干部投身创新创业的热情与斗志,有力推动了干部教育培训目标的实现,显著提升了教育培训的整体成效。总之,现场教学将课堂中的问题带入现场,将灌输式教学转变为互动式教学,将素材转化为教材,因而具有体验性、多元化、互动性等鲜明特征。现场教学中每一处真实的场景、每一个生动的案例,都能激发培训对象的情感共鸣与问题思考,使他们在“听、看、问、思、研”中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在互动研讨中升华思想认识。XX县“两山理论”现场教学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彰显了各族先民尊重大自然、保护大自然、战胜大自然和利用大自然的智慧结晶。将其作为现场教学点进行打造,既是将“绿水青山”变为“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与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相结合的真实写照,也是提升干部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认知与理解,对于更好践行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传承农耕文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