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不断迈向新高度的关键时期,我们召开2025年XX省“打假治敲”专项行动暨传媒监管电视电话会议,意义非凡。过去一年,我省在“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中积极作为,取得显著成效,但也面临着新挑战。此次会议,就是要进一步明确方向,强化举措,为我省新闻传播领域的健康发展筑牢坚实根基。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深化思想认识,提升政治站位
(一)领悟时代使命,锚定前行方向。在新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行业的发展与国家文化建设、社会稳定息息相关。从国家层面看,新闻传播是展现国家形象、传播中国声音的重要窗口,关乎国际话语权的构建。据相关统计,我国新闻媒体在国际传播中的影响力逐年提升,传播覆盖范围持续扩大。而我省作为文化大省,新闻传播工作更是承担着弘扬XX精神、展示XX发展成就的重任。只有深刻领悟这一时代使命,我们才能在“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中找准方向,确保每一项工作举措都契合时代发展需求,为XX的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舆论环境。
(二)领会政策精神,筑牢思想根基。深入学习总书记文化思想,是我们做好“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的思想基石。总书记文化思想为我们指明了文化建设的方向,其中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重要论述,更是我们行动的指南。通过系统学习,我们要深刻领会其核心要义,把握其中对新闻传播秩序规范、传媒监管强化的要求。同时,积极学习国家关于“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如《新闻记者证管理办法》等,不断强化自身的政策法规意识,让每一项工作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思想层面筑牢抵制新闻违法违规行为的防线。
---此处隐藏6751字,下载后查看---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落实
(一)明确责任分工,压实工作责任。一是强化部门责任,各司其职协同。宣传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明确各相关部门在“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中的职责。网信部门负责网络舆情监测和网络空间治理,公安部门负责打击违法犯罪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市场秩序维护等,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协同效应。二是细化岗位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将工作任务细化到具体岗位和个人,明确每个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工作不力、失职渎职的人员进行严肃问责,层层传导工作压力,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三是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和工作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深入开展。
(二)强化监督检查,严格考核评估。一是建立监督机制,定期开展检查。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检查机制,定期对“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进行检查。通过实地检查、查阅资料、听取汇报等方式,全面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二是严格考核评估,确保工作质量。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估标准,对工作成效进行量化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部门和个人工作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达标的进行督促整改,确保工作质量和效果。三是加强社会监督,广泛听取意见。拓宽社会监督渠道,鼓励公众、媒体对“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进行监督。通过设立举报电话、邮箱等方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工作,提升工作水平。
(三)强化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宣传政策法规,增强法治意识。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宣传“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的政策法规,提高新闻单位和社会公众的法治意识。让大家了解违法违规行为的后果,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二是报道工作成果,展示工作成效。及时报道“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的成果,展示工作成效。通过宣传典型案例、工作经验等,让社会公众了解我们的工作,赢得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认可。三是引导行业自律,树立良好风尚。加强对新闻行业的引导,推动新闻单位加强自律,树立良好的行业风尚。通过开展行业评比、表彰活动等方式,激励新闻单位和新闻工作者自觉遵守职业道德,提高新闻传播质量。
同志们,“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以总书记文化思想为指引,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扎实工作,锐意进取。不断深化思想认识,聚焦重点任务,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组织领导,全力推动我省“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我省宣传思想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为建设文化强省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