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化思想认识,筑牢行动根基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深刻认识“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从政治、社会和行业发展等多维度筑牢思想根基,我们才能在行动中保持坚定与自觉。
(一)强化政治站位,坚守意识形态阵地。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新闻舆论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凝聚社会共识的重大使命。“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是捍卫意识形态阵地的直接举措。虚假新闻、有偿新闻、新闻敲诈等违法违规行为,不仅破坏新闻传播秩序,更会误导公众认知,侵蚀主流意识形态的公信力。我们必须站在政治高度,充分认识到这些行为的潜在危害,将“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作为维护党的执政地位、保障国家意识形态安全的关键任务,以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坚决打击各类新闻传播违法违规活动,确保新闻舆论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行,巩固和壮大主流思想舆论阵地。
(二)增强社会责任意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新闻媒体作为社会的“瞭望者”和“监督员”,承载着反映社情民意、监督权力运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职责。不实报道、敲诈勒索等行为,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扰乱了社会秩序,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石。我们要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深刻认识到“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通过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为社会公众营造一个真实、公正、透明的信息环境,让新闻媒体真正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在实际工作中,要关注民生关切,聚焦社会热点问题,加强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领域的监督,及时揭露和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新闻事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此处隐藏5031字,下载后查看---
压实工作责任是确保“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任务落实的关键。我们要明确责任主体,加强监督考核,严肃责任追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
(一)明确责任主体分工。一是落实宣传部门主体责任。宣传部门作为“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的牵头单位,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统筹协调各部门开展工作。加强对监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定期向党委和政府汇报工作进展情况,争取支持和指导。二是细化部门单位具体责任。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根据职责分工,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责任到人。网信部门要加强网络信息监管,公安部门要加大案件侦查力度,市场监管部门要维护市场秩序,媒体行业协会要加强行业自律管理等。各部门和单位要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三是强化媒体单位内部责任。媒体单位要落实内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加强对采编播发人员的管理和监督。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加强对新闻内容的审核把关,确保新闻真实、准确、客观。对出现违法违规行为的媒体单位和相关责任人,要严肃追究责任。
(二)加强监督考核评估。一是建立定期检查机制。建立定期检查机制,对“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进行常态化检查。制定检查标准和指标体系,明确检查内容和重点。定期对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复查,确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二是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完善考核评价体系,对各部门和单位的工作成效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将“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绩效考核内容,与评先评优、干部选拔任用等挂钩。考核评价结果要及时通报,对工作成绩突出的部门和单位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问责。三是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了解社会公众对“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的评价和意见。通过问卷调查、网络投票、座谈会等形式,广泛收集社会公众的反馈信息。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调整工作策略和方法,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增强社会公众的满意度。
(三)严肃责任追究问责。一是对违法违规行为零容忍。对新闻传播违法违规行为要保持零容忍态度,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和行政责任,对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同时,对违法违规的媒体单位要依法予以处罚,责令其整改,情节严重的,吊销其相关许可证。二是追究监管不力责任。对监管部门和工作人员监管不力的行为,要严肃追究责任。对工作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导致违法违规行为得不到及时查处,造成不良影响的,要依法依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对监管部门和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存在的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等行为,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三是强化责任倒查机制。强化责任倒查机制,对发生重大新闻传播违法违规事件的,要倒查相关部门和单位的监管责任。从事件发生的各个环节入手,查找监管漏洞和薄弱环节,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同时,要针对问题及时整改,完善监管制度和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同志们,“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总书记文化思想为指导,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不断开创“打假治敲”和传媒监管工作新局面,为我省宣传思想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为建设文化强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XX实践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