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改工作完成情况
(一)提升服务综合能力,构建“大接待”格局。一是强化服务能力培训。制定系统的培训计划,针对接待服务中的礼仪规范、沟通技巧、应急处理等关键环节,开展了xx次专项培训。邀请业内资深专家和学者授课,累计培训xx人次。同时,组织了xx次模拟接待演练,模拟不同类型的接待场景,让接待人员在实践中提升应对能力。通过培训和演练,接待人员的服务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在近期的xx次重要接待任务中,宾客满意度达到了xx%以上。二是完善“大接待”协调机制。积极与各相关部门沟通协作,建立了常态化的沟通协调会议制度,每月定期召开xx次“大接待”协调会议,共同商讨接待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截至目前,已召开协调会议xx次,有效解决了诸如部门间信息不畅、资源调配不合理等问题xx个。同时,建立了涵盖各部门接待负责人的联络群,实时共享接待信息,确保在接待任务中能够快速响应、协同配合。三是拓展接待资源整合。加强与周边地区接待部门的交流合作,签订了xx份区域合作协议,实现接待资源的共享与互补。整合市内各类接待资源,建立了包含xx家优质酒店、xx家特色餐厅、xx个文化景点在内的接待资源库,并定期对资源库进行更新和评估。通过资源整合,在近期接待任务中,接待成本降低了xx%,同时为宾客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接待选择。
(二)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防范网络意识形态风险。一是加强意识形态工作部署。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每季度专题研究意识形态工作xx次,全年共召开xx次专题会议。制定了《市接待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明确了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将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细化分解到具体科室和个人。同时,将意识形态工作纳入年度考核体系,占比达到xx%,对意识形态工作落实不力的个人和科室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强化网络意识形态监管。建立了网络信息发布审核制度,严格执行“三审三校”,今年以来共审核发布信息xx条,未出现任何违规信息。安排专人负责网络舆情监测,每天定时监测相关网络平台,共监测到涉及接待工作的舆情xx条,均及时进行了妥善处理。同时,加强对干部职工的网络安全教育,组织开展网络安全培训xx次,培训人数达xx人次,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舆情应对能力。三是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加强官方网站、AAA公众号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丰富网站和公众号内容,定期发布接待工作动态、接待文化等信息,今年以来共发布各类信息xx条。积极开展正面宣传,在各类媒体上发表关于接待工作的正面报道xx篇,有效提升了接待办的形象和影响力。同时,组织开展了xx次意识形态主题活动,如“接待文化与意识形态”演讲比赛等,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观念。
(三)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增强制度执行力。一是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党组书记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第一责任人责任,主持召开全面从严治党专题会议xx次,研究部署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制定了《市接待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明确了党组、党组书记、班子成员的责任内容和工作要求,将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同时,开展了xx次廉政谈话,党组书记与班子成员、班子成员与分管科室负责人之间进行廉政谈话,及时了解干部职工的思想动态和廉洁自律情况。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与执行。对现有制度进行全面梳理,修订完善了xx项内部管理制度,如财务管理制度、请销假制度等。加强制度宣传教育,组织开展制度学习培训xx次,培训人数达xx人次,确保干部职工熟悉制度内容。建立制度执行监督机制,定期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今年共开展制度执行检查xx次,发现并纠正问题xx个,切实增强了制度的执行力。三是开展廉政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教育活动,全年共开展廉政专题讲座xx次,观看警示教育片xx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xx次,参与人数达xx人次。通过廉政教育活动,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增强廉洁自律意识。同时,在重要节假日等关键节点,通过短信、AAA等方式发送廉政提醒信息xx条,做到警钟长鸣。
---此处隐藏5892字,下载后查看---
(二)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加强舆情应对能力培训。针对突发网络舆情应对,组织开展专题培训和模拟演练,邀请舆情专家进行授课,讲解舆情应对策略和技巧。通过模拟不同类型的舆情场景,让干部职工在实践中提高应对能力。计划每年开展xx次舆情应对专题培训和xx次模拟演练。深化意识形态教育。进一步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意识形态教育,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主题研讨等形式,提高干部职工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将意识形态教育纳入干部职工日常培训体系,定期开展学习活动,引导干部职工牢固树立正确的意识形态观念。创新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加强官方网站和AAA公众号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创新内容形式,增加互动环节,如开展线上问卷调查、话题讨论等,提高公众参与度。加强与其他优秀政务新媒体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提升意识形态阵地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三)进一步增强制度执行力。加强制度宣传教育。持续开展制度宣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专题学习、制作制度宣传手册、开展知识竞赛等形式,让干部职工深入理解制度规定,增强制度意识。计划每季度开展xx次制度专题学习活动,每年制作xx份制度宣传手册,组织xx次制度知识竞赛。完善监督方式。丰富制度执行监督方式,除定期检查外,加强日常动态监督,通过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方式,及时发现和纠正制度执行过程中的问题。建立监督举报机制,鼓励干部职工对违反制度的行为进行举报,对举报属实的给予奖励。强化责任追究。对制度执行不力的干部职工,严格按照规定进行责任追究,绝不姑息迁就。通过严肃的责任追究,形成制度执行的强大威慑力,确保制度落到实处。
(四)精细化公务接待管理。规范接待申请信息填写。加强对公务接待申请信息填写的指导和审核,制定详细的信息填写指南,明确各项信息的填写要求。在申请提交前,安排专人对信息进行审核,确保信息完整准确,减少审批流程反复。严格报销凭证审核。进一步加强对接待费用报销凭证的审核,制定报销凭证审核标准,明确发票开具、报销清单填写等具体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报销凭证,一律不予报销,并要求相关人员及时整改。加强接待数据分析。利用公务接待信息化管理系统,加强对接待数据的分析,通过分析接待数据,总结接待工作规律,发现存在的问题,为优化公务接待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五)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找准党建与业务结合点。深入研究接待工作特点和规律,找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将党建工作贯穿于接待工作的全过程。例如,在接待任务中设立党员先锋岗,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党建活动中,围绕接待业务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讨,寻求解决办法。丰富党建活动载体。结合接待业务实际,创新党建活动载体,开展具有接待特色的党建活动。如组织接待业务技能竞赛、接待服务案例分享会等,将党建活动与业务工作有机结合,以党建促业务发展。强化党员考核评价。建立健全党员考核评价机制,将党员在接待工作中的表现纳入考核评价内容,对在接待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党员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党员进行批评教育,激励党员在接待工作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六)巩固整改工作成果。深入分析问题根源。对出现反复的整改问题,进一步深入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查找制度漏洞和管理短板,采取更加有效的整改措施,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强化长效机制执行。加强对已建立长效机制的执行力度,定期对长效机制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长效机制真正发挥作用,防止问题反弹。建立整改工作“回头看”制度。定期开展整改工作“回头看”,对已完成的整改任务进行全面复查,重点检查整改措施是否落实到位、整改效果是否明显、问题是否再次出现等。通过“回头看”,不断巩固和扩大整改成果,推动接待工作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