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新区通过完善民主选举、民主管理、民主协商、民主监督的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促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民主选举依法推进。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民委员会主任,细化候选人县乡村三级资格联审制度,树立正确用人导向,实施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行动,村“两委”后备干部充足。二是民主管理有序发展。多手段促进村规民约发挥作用,全区238个村均完成村规民约的修订,成为农村民主管理的制度保障;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积极介入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三是民主决策科学透明。通过推广“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发挥村民代表会议的决策作用,保障村民在村级事务决策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四是民主监督有效落实。建立健全农村村务监督机制,依照法律法规选举产生监委会成员;通过线上、线下双平台规范村务公开程序,完善村务公开内容,方便群众监督。
二、存在问题
(一)党建引领待加强
在党员队伍建设上,部分农村党员党性意识淡薄,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明显,一些党员只注重个人利益,忽视集体利益,在村庄建设和公共事务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也存在不规范的情况,“三会一课”制度落实不到位,组织生活会质量不高,一些党组织的组织生活会只是走过场,党员之间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够深入,无法真正解决问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下降,无法有效领导农村基层治理工作。
---此处隐藏1896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明确职责边界,通过“三张清单”,明确村民委员会的自治职能,建立健全村民自治组织的工作制度和运行机制,规范工作流程和决策程序,确保依法依规开展工作。二是提升自治能力。通过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形式加强对村民自治组织成员的培训,传授民主管理、法治建设、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三是丰富自治活动。支持村民自治组织制定符合本村实际的村规民约。鼓励村民自治组织在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矛盾调解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探索适合本村发展的自治模式,提高治理效果。四是拓宽参与渠道。完善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等传统参与渠道,利用AAA群、公众号等信息化手段,及时发布村务信息,征求村民意见;拓宽村民参与领域,在村务决策、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文化建设等方面充分征求村民意见,使村民真正成为治理主体。
(三)法治提标,筑牢治理防线
一是加强农村法治宣传教育,创新法治宣传方式,通过法治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知识竞赛等形式,提升干部群众的法治意识。二是加大对农村法律服务人员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鼓励法律专业人士到农村开展服务。健全法律援助制度,为困难群众提供免费法律援助,保障其合法权益。三是提高农村干部依法办事能力,完善农村干部学法用法制度,将法律知识纳入干部培训计划,定期组织学习,将依法办事能力作为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
(四)经济提质,夯实发展根基
一是培育农村特色产业,立足农村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加强对特色产业的扶持力度,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金融支持等政策,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农村产业发展。二是建设电商直播基地,发展农村电商,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提高农村电商的运营效率。加大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力度,通过举办电商培训班、开展电商创业大赛等方式,培养一批懂电商、会运营的农村电商人才。三是推行“强村公司”模式,立足农村资源优势,通过盘活集体资产、发展特色产业、开展合作经营等方式,壮大农村集体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