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全省“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

更新时间:2025-05 来源:网友投稿

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对亿万农民群众饱含深情厚爱,多次出席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系列重要指示,科学回答了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各个层面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我们做好新时代“三农”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科学的行动指南。去年12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召开,总书记对做好“三农”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对做好2025年“三农”工作提出明确要求,科学指引“三农”工作从战略上布局、在关键处落子,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部署,推动全省“三农”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再上新台阶。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全省各地各部门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不断取得实质性进展、阶段性成果,在工作中探索和积累了不少好的做法经验。我们坚持把一切为了农民增收、一切围绕农民增收作为鲜明工作导向,部署实施农村居民和脱贫人口持续增收两个三年行动,一年接着一年抓,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坚持把高原特色农业作为云南的“芯片产业”来打造,集中力量培育壮大“1+10+3”重点产业,初步构建了具有云南特点的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农业资源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优势;坚持把促进就地就近就业作为农民富、农村稳的关键举措,将土地、房屋等家门口的资源组织起来、利用起来,让群众挣钱、顾家“两不误”;坚持把科技赋能作为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有力支撑,加强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持续选派农业科技服务团,推动科技与农业、农民深度融合;坚持把乡村建设作为“三农”工作的重要任务,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让农村干净起来、美丽起来、文明起来;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根本保证,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责任,每季度召开“三农”工作调度会,研究推动重点任务落实,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

实践表明,这6条做法经验符合中央精神、切合云南实际,务实管用。我们要坚持不懈抓下去,持续巩固、深化、提升,推动农业基础更加稳固、农村地区更加繁荣、农民生活更加红火,确保实现“三年上台阶”目标。

一、始终把农民增收摆在首要位置,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此处隐藏5287字,下载后查看---

一要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关键是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政治功能方面,重点是强化政治领导力,关键时候起作用,特别是对那些传播宗教极端思想、破坏民族团结、宗族势力干扰侵蚀基层政权等的,必须旗帜鲜明开展斗争,坚决维护农村和谐稳定。组织功能方面,重点是提升发展推动力,发挥组织优势和组织力量,把资源组织起来、把党员组织起来、把农民组织起来,带领群众发展生产、改善生活。

二要有一支踏实能干的带头人队伍。今年,村“两委”将集中换届,要做好统筹,重点从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中储备后备力量,把更多懂政策、懂产业、懂经营、有责任心的人才充实到村“两委”班子。村支书要选好,更要培养好。要抓好村党组织书记的培训,多讲一些优秀支书抓“三农”工作的好案例,让干得好的支书登台授课,讲得越具体越好,让人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三要有一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三农”工作是“泥腿子”工作,不去基层多沾点泥土是做不好的。五级书记都要当好“施工队长”,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每一级干好每一级的事。特别是县委书记、乡镇党委书记更要“一竿子插到底”,走进田间地头,与农民面对面交流,把真实情况摸清楚,党的好政策有没有落到农民身上,群众增收致富靠什么,老百姓在想什么、盼什么,心中要有一本账,想尽办法去解决,真正做到知责在心、担责在肩、履责在行。

“三农”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农民增收是中心任务,粮食安全、耕地保护、巩固脱贫成果是红线底线,现代农业是关键支撑,乡村建设是重要任务,农村改革是动力来源,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这6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要全面把握,强化工作统筹,加强政策协同,确保各项任务有序衔接、相互促进、形成合力。

做好“三农”工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主动担当、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加快特色农业强省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