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锚定目标、精准发力,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专项整治启动以来,全市上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制度完善为基础、以监督执法为抓手、以技术赋能为支撑,全力推动招投标领域秩序持续向好。通过多方联动、重拳出击,有效遏制了违法违规行为蔓延势头,为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强化组织领导,构建协同推进格局。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等12个部门为成员的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印发《*市工程项目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建立“周调度、月通报、季总结”工作机制,召开专题推进会6次,开展联合督查4轮,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协同的工作合力。各区县同步成立工作专班,制定细化方案,确保整治工作责任到人、落实到位。
(二)聚焦突出问题,严厉打击违法行为。绕围标串标、资质造假、违法转包分包等重点问题,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截至目前,全市共查处招投标领域违法违规案件87起,涉案金额达1.2亿元。其中,认定围标串标案件23起,对35家企业给予罚款、暂停投标资格等处罚;查处资质造假案件15起,取消21家企业中标资格并列入“黑名单”;发现违法转包分包问题49起,责令整改项目38个,约谈企业负责人26人次。通过典型案例公开曝光,形成了强大震慑效应。
---此处隐藏2059字,下载后查看---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全市上下要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更严作风,持续深化专项整治工作。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系统治理,推动招投标领域秩序根本好转,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一)强化执法力度,保持高压严打态势。开展新一轮专项执法行动,聚焦交通、水利、房建等重点领域,加大对围标串标、资质造假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跨地区、跨部门的案件协查机制,对重大复杂案件实行挂牌督办。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形成打击合力。同时,完善违法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和企业参与监督。
(二)深化协同联动,提升监管整体效能。优化部门间职责分工,建立健全招投标领域联合监管工作机制。加快推进电子招投标平台与行业监管系统的数据对接,实现信息共享、实时监控。加强对区县整治工作的指导和考核,推动形成全市统一、上下贯通的监管体系。定期组织部门联合培训和案例研讨,提升监管人员专业能力和执法水平。
(三)完善制度体系,巩固整治工作成果。全面梳理招投标领域制度漏洞,修订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扩大信用评价体系应用范围,将信用信息与项目审批、资金安排等挂钩,强化信用约束。建立标后监管长效机制,推行“智慧工地”建设,运用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对项目建设全过程动态监管。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各区县、各部门要深刻认识招投标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以此次通报为契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切实抓好问题整改。市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将持续加强督导检查,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对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