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通报

更新时间:202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一、工作成效显著,“三资”管理基础不断夯实

专项整治开展以来,全市上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以刀刃向内的决心和雷霆万钧的力度推进各项工作,在摸清家底、规范管理、维护权益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为乡村振兴筑牢了坚实根基。

(一)清产核资全面覆盖,家底底数更加清晰。通过拉网式清查,全面摸清了农村集体“三资”存量、结构、分布和使用情况。截至目前,全市共清查村级集体资金亿元,核实固定资产亿元,确权登记资源性资产万亩,纠正账实不符问题个,新增纳入监管资产**亿元。例如,***县通过核查528份村集体经济合同,收回拖欠租金131.61万元,清退违规资金47.75万元;***市规范合同5.9万份,涉及金额62.8亿元,收回土地4.1万亩、资产1.7亿元。通过建立动态管理台账,实现了“三资”数据实时更新、全程可溯,为后续管理和决策提供了精准依据。

(二)制度机制逐步完善,管理规范持续提升。针对清查中发现的问题,各地各部门举一反三,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全市共修订完善财务管理制度项、资产资源处置程序项,推行“村财乡管”“组账村代管”等模式,实现村级财务收支“零现金”结算全覆盖。例如,***市建立财务公开、预算管理、收入支出审批等制度,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程序,确保集体资金使用透明规范;*市创新“组账村代管”机制,通过制度建设、规范管理、联合监督“三步走”,提升村组财务透明度。同时,依托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推动个村(社区)实现财务数据线上录入、审批和公开,监管效能显著提升。

---此处隐藏3096字,下载后查看---

(一)深化清查核实,夯实管理基础。一是开展“回头看”专项行动。对前期清查结果进行全面复核,重点核查资产资源权属、合同履行情况、债权债务等,确保底数清、情况明。对新增资产资源及时登记入账,对已核销资产严格履行民主程序,防止资产流失。二是加强动态监管。依托全国农村集体资产监督管理平台,完善“三资”数据动态更新机制,实现资产资源处置、财务收支等信息实时上传、全程留痕。建立预警机制,对合同到期、资产闲置、债务逾期等情况及时提醒,提升监管精准度。三是强化档案管理。规范“三资”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工作,确保合同、台账、会议记录等资料完整齐全,为后续管理和审计提供依据。

(二)健全制度机制,规范管理流程。一是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村财乡管”“组账村代管”制度,规范财务收支审批程序,全面推行非现金结算和村务卡制度,杜绝白条入账、坐收坐支等问题。加强村级财务审计,重点关注专项资金使用、工程项目建设等领域,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二是规范资产资源处置。村集体资产资源的发包、租赁、出让等,必须严格履行“四议两公开”程序,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进行价值评估,通过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公开交易,确保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合同台账,对到期合同及时续签或收回,对违约行为依法追究责任。三是健全监督机制。建立农业农村、财政、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联动监督机制,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和专项审计,形成监管合力。充分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作用,加强对“三资”管理全过程监督,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畅通群众举报渠道,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调查核实,严肃处理。

(三)严肃执纪问责,保持高压态势。一是加大线索排查力度。通过群众举报、巡察监督、审计监督等多种渠道,广泛收集“三资”管理领域问题线索,建立台账、挂牌督办,实行销号管理。对重点问题线索提级办理、直查直办,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二是严查违纪违法案件。坚持有案必查、查案必严,对贪污挪用、截留私分、虚报冒领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迁就。对涉及人数多、金额大、影响恶劣的案件,实行挂牌督办,深挖细查背后的利益链条和“保护伞”,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三是强化警示教育。定期通报“三资”管理领域典型案例,通过召开警示教育大会、观看专题片、印发案例汇编等方式,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将“三资”管理纳入村干部培训内容,加强法律法规和廉政教育,提升廉洁履职能力。

(四)加强统筹协调,凝聚工作合力。一是压实工作责任。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将“三资”管理纳入乡村振兴考核重要内容,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负总责。农业农村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业务指导和统筹协调;纪检监察机关要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财政、审计等部门要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二是推动协同联动。建立部门间信息共享、线索移送、联合办案等机制,加强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鼓励社会力量参与“三资”管理监督,通过聘请第三方机构、引入法律顾问等方式,提升管理专业化水平。三是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AAA公众号等媒体平台,广泛宣传“三资”管理政策法规和专项整治成效,提高群众知晓率和参与度。及时曝光典型案例,营造强大舆论声势,形成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氛围。

同志们,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关系到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成效。我们要以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持之以恒抓好“三资”管理工作,不断提升规范化水平,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