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深入开展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之际,我们齐聚于此,既是一次思想的淬炼、作风的检阅,更是一次牢记初心使命、强化责任担当的再出发。总书记深刻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作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机关,检察机关肩负着“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为法治担当”的神圣使命,必须把作风建设作为永恒课题,从政治高度深刻认识“检心连民心”的本质要求,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检察工作中落地生根,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提供坚强司法保障。
一、深悟理论根基,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汲取作风建设的思想力量
作风建设的理论逻辑,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深厚土壤。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这一科学论断,为无产阶级政党确立根本宗旨、制定群众路线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马克思在《GCD宣言》中鲜明指出,无产阶级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内在统一性:党的性质决定了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党的事业本质上是人民自己的事业。对检察机关而言,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法律监督全过程,通过办好群众身边“小案”、化解涉法涉诉“心结”,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二)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生命线。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创造性运用于革命实践,强调“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来源于人民群众”,并尖锐指出官僚主义是脱离群众的“最大危险”。这一论述深刻警示我们,作风问题的实质是党群关系问题,脱离群众的根源在于背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全市检察机关必须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把群众路线作为检察工作的根本路线,通过“检务公开”“代表委员联络”“基层调研”等机制,让检察工作始终与人民群众同频共振。
---此处隐藏3089字,下载后查看---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容不得丝毫懈怠。我们要以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为契机,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推动全市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强化理论武装,夯实思想根基。把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续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教育,引导检察人员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始终保持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从思想源头上杜绝作风问题。
(二)坚持问题导向,深化专项整治。聚焦作风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特别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开展专项整治行动。紧盯司法办案中的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坚决纠正“庸懒散拖”等不良作风。建立健全问题查摆、整改落实、监督检查的闭环管理机制,对发现的问题逐一列出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和时限,确保整改到位。
(三)完善制度机制,扎紧制度笼子。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作风建设的根本保障,建立健全符合检察工作规律的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完善司法责任追究制度,对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司法办案纪律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加强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维护制度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形成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良好局面。
同志们!“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检察机关的作风建设,关乎民心向背,关乎党的执政根基。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真抓实干、久久为功,不断开创XX检察工作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XX实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