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题思路及基本情况
基层社的发展既是供销合作事业的基础,是供销社为农服务的前沿阵地,也是实现供销合作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所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大力健全和发展基层供销合作社是供销合作社事业的安身立命之本。与系统内各级干部职工交流过程中,我们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发展基层社是供销事业的根本和基础。这表明,从总社到省社提出要着力发展基层社的思路是符合实际需要的,也是当前发展的重点难点,作为乡村振兴、服务三农的生力军和骨干平台,基层社的功能和作用是不可或缺的,这也是我们供销社系统的立足所在。因此,下大力气,集中优势资源常抓不懈地发展基层社是十分必要的。
此次调研的xx、xx两地供销系统共下辖x个县级供销社,x个基层社,x个惠农服务中心,x个专业合作社,x个县级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从基层社总体运营和发展情况来看,主要分为三大类:一是有较好资产、地理位置优越、经营服务及资产收益情况较好,基本满足基层社日常人员及服务开支;二是有一定资产或资产陈旧,经营服务主要依托个人开展,收取一定租金,时常需要县级社给予一定经济支持才能维持基本运转;三是无资产无人员,未开展任何经营服务,只保留了基层社牌子,由县社人员兼任基层社主任。
二、发现的主要问题
这次到基层调研,与基层的员工进行了深入交流,聆听他们的心声,让我们感触很深,体会到供销人对供销社的感情、体会到了他们对供销事业的再次崛起的期盼,也体会到了基层社发展面临的困难与问题。
---此处隐藏2350字,下载后查看---
四、思路与措施
虽然这次调研我们只到了xx市及xx市所属的部分县区,但通过此次的调研情况来分析,全省供销系统基层社的发展面临的问题有一些共性之处,因此我们提出以下思路和措施。
进一步明确基层社发展思路。全省各地的情况千差万别,各地农业生产、农民生活需求也不尽相同,通过此次调研,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不能一个方式走到底,在制定基层社发展思路上,要多深入调研,因地制宜,有针对性有区别的制定相关的发展策略。如惠农服务中心建设,重点在全省x个产粮大县推广,集中项目和资金打造更具实力的基层为农服务平台。如收集整理各地基层社改制遗留问题,统一在综合改革专项行动中尽量予以解决,释放基层发展活力。如设计和发展土地托管服务时,不再单纯平均分配服务任务,而根据各地耕地、林地面积不同,根据种植水稻、水果、中药材等作物不同设计不同的服务内容。县级社作为基层社发展最重要的实施层面,要积极作为,主动担当,找准定位,克服等靠要的消极思想,主动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制定基层社恢复重建发展规划,充分利用综合改革有利时机,积极争取政府支持,进一步解放思想,学习和借鉴省内外的好做法,大胆实施,勇于实践。
进一步推进基层社开放办社力度,激发基层活力。基层社发展受制约的一个很大因素就是无资金,无人才,无资源。因此按照全国总社关于进一步推进开放办社通知的有关要求,我们要大力推进实力较强的基层社内引外联,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面向农民生产生活领域打造一批服务能力强、专业化水平高的基层社。基层社薄弱空白地区,通过盘活存量资产,采取共同出资、共享品牌、共建平台,实现与农民专业合作社融合发展。在吸引外部人才上,要进一步放开基层社选人用人渠道,调整优化人员结构,鼓励致富能力强、发展带动能力强的农村能人、村“两委”干部担任基层社负责人,充实加强基层社人才队伍。
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为基层发展服务。基层社的发展关系到全省供销系统的发展大事,没有基础,就谈不上为农服务、振兴乡村。因此,强化我们的服务意识,为基层发展提供助力势在必行。积极组织县级社、基层供销带头人到外省学习先进发展思路和成功经验,提供各类培训机会。帮助基层社解决土地确权、资产侵占、平调等问题。及时总结基层社好的做法和经验,召开现场会,向全系统推广、宣传典型经验。进一步加大政策项目和资金的支持。进一步加大力度争取全国总社的项目资金支持,省社在项目资金上向基层社建设倾斜,同时尽可能多争取各级政府的资金扶持和土地、税费等政策支持,形成各层级共同合力,突破基层社发展瓶颈,真正把基层社发展成为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骨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