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机关党课讲稿:以作风之笔绘就检民同心新画卷

更新时间:2025-05 来源:网友投稿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检察机关作为党和人民的“刀把子”,肩负着维护公平正义、保障民生民利的神圣使命。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既是一次思想的淬炼、作风的洗礼,更是我们筑牢检民血肉联系、推动检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契机。今天,我以“作风建设”为主线,结合检察工作实际,为大家做一堂党课报告,与同志们共同探讨如何以优良作风践行初心使命,答好新时代检察答卷。

一、溯理论之源,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筑牢检民同心的思想根基

(一)唯物史观奠定检民关系的哲学底色。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深刻揭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这一科学论断,为检察机关正确认识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提供了根本遵循。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必须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将“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理念贯穿法律监督全过程。从批捕起诉到公益诉讼,从司法救助到未成年人保护,每一项检察职能的行使,都应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同时,更感受到检察机关的人民属性。

(二)无产阶级政党的本质特征彰显检察工作的政治立场。《GCD宣言》指出,无产阶级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这一鲜明立场决定了检察机关必须将人民利益置顶。在检察实践中,我们要坚决摒弃“就案办案”的机械思维,既要依法严惩犯罪,更要关注案件背后的民生诉求。比如在办理涉企案件时,要注重落实“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以司法温度护航企业发展;在办理食药环领域案件时,要综合运用刑事、民事、行政检察职能,形成生态保护合力,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正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宗旨在检察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此处隐藏3789字,下载后查看---

(一)以理论武装夯实作风建设的思想根基。理论清醒才能政治坚定,政治坚定才能作风优良。我们要把学习贯彻总书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学习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深刻领会“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的丰富内涵。要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支部“三会一课”、专题研讨等形式,推动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引导干警从思想深处解决“为谁执法、为谁用权、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教育,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人民满意作为最高标准,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做到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统一。

(二)以群众路线引领作风建设的实践方向。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对于检察机关而言,就是要践行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我们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要建立健全民意收集研判机制,通过12309热线、网上信访等渠道,及时掌握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意见建议,针对性改进工作。要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作为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准,结合检察职能,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解决群众在司法领域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比如,针对群众反映的“执行难”问题,加强民事执行检察监督;针对农民工讨薪问题,开展支持起诉工作,用实际行动彰显检察为民情怀。

(三)以纪律约束筑牢作风建设的制度防线。纪律是作风建设的“硬杠杠”,必须把纪律挺在前面,用严明的纪律保障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我们要严格执行《中国GCD纪律处分条例》《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纪律处分条例》等规定,加强对干警的日常监督管理,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要聚焦“四风”隐形变异问题,紧盯重要节点、关键岗位,开展专项监督检查,对顶风违纪行为露头就打,绝不姑息。要建立健全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完善正风肃纪、执法司法制约监督、干警考核评价等制度,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要加强警示教育,通过典型案例剖析、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方式,引导干警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自觉做到廉洁从检、司法为民。

同志们,“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检民同心永远在心上。让我们以此次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把人民群众的需求作为“第一信号”,把人民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以刀刃向内的勇气革除作风积弊,以真抓实干的行动践行检察初心,以优良作风汇聚起检民同心的强大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书写XX检察事业的壮丽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