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篇)关于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的经验材料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完善基础制度建设,确保惠民政策全域知晓。2023年以来先后制定出台《xx县劳务输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xx县2023年转移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关于鼓励农牧区群众转移就业的奖励办法》等就业创业政策和奖励机制,在强化政策引领的基础上,表彰奖励符合条件的外出务工、创业人员、劳务经纪人、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吸纳劳务就近务工的乡镇政府及项目建设主管单位,激励各类群体多管齐下带动多渠道就业、多形式增收。同时,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利用xx融媒、人社部门AAA公众号等平台,及时推送发布《致全县外出务工农牧民群众的一封信》《致全县脱贫户和监测帮扶对象的一封信》等,扩大信息资源宣传覆盖面,真正把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到千家万户。

拓宽就业服务渠道,积极促进职业技能提升。充分利用“xxe就业”工作品牌,全力构建“大就业”工作格局,2024年,通过依托劳务派遣机构及各乡镇劳务输出工作服务站,成功组织引导农牧区劳动力转移就业9647人次,务工行业涵盖制造业、建筑业、住宿餐饮业等。同时,依托“零工市场”,举办以“春风行动”为主题的线上线下招聘会23场,累计为群众提供用工岗位22312个,分别在县域内47家企业实现就业67人。深入摸排劳动者培训意愿,结合市场用工需求,组织实施技能培训23个班期,累计培训1140人次。截至目前,培训后就业回访445人次,培训后实现就业320人次,就业率达71.9%。

深挖用活资源禀赋,打造区域特色就业模式。持续优化旅游发展带动群众就业机制,鼓励环xx岸餐饮、住宿经营户,招聘当地农牧民群众从事餐饮服务、客房保洁等工作。2023年,依托班禅敖包、东格尔等6个景点,引导周边1860户2409人参与骑马骑牛摄影、编彩发、土特产销售、牦牛帐篷等经营业态,实现收入318.6万元,人均增收1322.5元。截至目前,环湖地区参与旅游经营活动的农牧户约有1.2万余人,占劳动力总人数的42.63%。同时,深挖旅游景点就业潜力,加大旅游景点提档升级,就业岗位由2023年的139个增至483个,同比增长247%。其中,提供运营管理、司机、厨师等固定岗位70个,骑马骑牛、特色摊位等临时岗位413个。

2024年以来,xx县人社局坚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抓好重点群体就业,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持续破解就业结构性难题,不断促进就业提质扩容,有效稳定全县就业形势。

“搭台织网”,拓宽就业半径。推进县镇村三级劳务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按照“体系健全、机制协同、服务专业”要求,构建“国有劳务公司+劳务专业合作社+劳务经纪人”全链条服务模式,打通农村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建成县级国有劳务公司1家、劳务专业合作社11个,培育劳务经纪人79名。

---此处隐藏12753字,下载后查看---

一是下好就业“一盘棋”。召开全县就业工作会议,形成全县就业重点工作方案并以目标形式分解至各行业主管部门实行每月定期工作调度机制,推动20余个部门形成促就业合力。二是织密基层“一张网”。全面推行“就业专员+网格员”模式,为全县11个镇街80个村社区各配备1名就业专员2名网格员,充实基层工作力量,确保就业服务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三是打强助企“组合拳”。实施企业吸纳新劳动力就业社保补贴“免申即享”“即申即享”,推动政策红利直达企业。2024年以来累计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11.31万元、社保补贴岗位补贴198万元、一次性扩岗补助5.25万元、新增吸纳新劳动力社保补贴5.4万元,助企纾困800余家企业,稳定岗位1.5万个,全力促进稳岗扩岗。

二、助推群众技能傍身,幸福“立得住”

一是放大“技能择业”辐射效应。结合xx特色、行业需求、技能特点,擦亮“雪山乡厨”“雪山电商”等特色劳务品牌,扎实开展抖音直播、巧手面点、农家乡烹等技能培训16期,带动527名劳动者提升就近就地就业能力。二是助推“产教融合”人才赋能。遵循“专业对接产业、产业引领职业、职业导向就业”的循环路径,进一步推进产教融合,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技能岗前培训8期,累计为企业培训技能型人才620人,着力打造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三是奏响“邑路勇创”创新之歌。完善创业政策支持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创业扶持网络,联动xx电影电视学院开展创业大赛、创业沙龙等活动12场次,指导320余名高校生成功创新项目120余项,提供创业担保贷款200万元,发放创业补贴4万元。

三、优化拓展服务渠道,幸福“守得住”

一是锚定“站点+就业”服务模式。摸清失业人员、返乡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最新就业意愿和需求,立足全县11个镇街45个“蓉易就业”服务站点,联动400余名(微)网格员开展专员上门送岗、兜底帮扶、专场招聘等服务5500余人次。二是拓宽“公服+市场”筹岗服务。以就业领导小组为轴心,以xx微生活、君立信等9家本土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为杠杆,聚合成都就业、鱼泡网、智联、前程无忧等平台海量市内岗位资源,携手1030家用人单位,高频举办“春风行动”“百日万企”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52场,提供重点群体就业岗位2.1万余个。三是惠及“安置+兜底”援助服务。结合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基层治理等领域完善全县228个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利用“网格+站点”服务矩阵,优化“网格摸排+困难认定+送人到岗”闭环服务模式,引导用人单位充分吸纳就业困难人员,今年以来兜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105名,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