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篇)学习贯彻作风建设专题教育精神研讨发言、心得体会汇编

更新时间:2025-05 来源:网友投稿

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这是对纪律作风的一次再检阅、再提升,必将有力巩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总书记深刻指出,党的作风是观察党群干群关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反复告诫全党“人民群众最痛恨腐败和不正之风”。党的作风正,人民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我们的事业就会蓬勃发展。反之,“奢靡之始,危亡之渐。”执政党如果不注重作风建设,听任不正之风侵蚀党的肌体,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党和人民群众隔开,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就有可能出现“霸王别姬”的时刻。古今中外,因为统治集团作风败坏导致人亡政息的例子不胜枚举。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不正之风离我们越远,群众就会离我们越近。作为一个拥有xxxx多万名党员、在一个xx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对作风问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必须增强危机意识,以最严格的标准、最严厉的措施治理作风问题,始终以优良的作风赢得人民信赖和拥护。

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成就,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并坚持了一整套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从中央苏区时期中央机关领导“每天节约二两米,使前方红军吃饱饭”、干部“自带干粮去办公”,到“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从“两个务必”到“三个务必”……回望党的奋斗史,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加强作风建设,形成和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以及艰苦奋斗、求真务实等优良传统作风,以党的先进纯洁赢得人民拥护,有力保障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进入新时代,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制定和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局破题,以上率下、率先垂范,弘扬光荣传统,涵养新风正气,坚决纠“四风”、除特权,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纪律松弛、作风漂浮状况显著改变,党风政风焕然一新,社风民风持续向好,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历史雄辩地证明,不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都是激励我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宝贵精神财富。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总书记深刻指出,一切事物都处在变化之中,我们党所面临的环境和党的队伍也处在变化之中。要清醒看到,我们党长期执政,党员干部中容易出现承平日久、精神懈怠的心态。有的觉得现在可以喘口气、歇歇脚,做做安稳官、太平官了;有的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不思进取、庸政懒政混日子;有的为个人打算多了,患得患失、不敢担当却贪图名利享受;有的习惯当“传声筒”“中转站”,遇到困难绕着走、碰到难题往上交……在长期执政条件下,由于执政党的地位、环境和任务发生了深刻变化,精神懈怠的危险会悄然滋生,宗旨意识会逐渐淡化,官僚主义习气会不断滋长,党风廉政建设必须经常抓、反复抓,一刻也不能放松。

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到什么阶段,党的作风建设就要推进到什么阶段。今日之中国,正处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关键一程,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系统部署,时间紧迫、任务艰巨、使命光荣。风险越大、挑战越多、任务越重,越要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好的作风振奋精神、激发斗志、树立形象、赢得民心。新时代新征程,锲而不舍把作风建设引向深入,把好传统带进新征程,将好作风弘扬在新时代,以优良作风凝心聚力、干事创业,就一定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此处隐藏12935字,下载后查看---

一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刻把握中央八项规定的时代内涵。中央八项规定不仅是作风建设的“铁规矩”,更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法宝”。人民法院作为党领导下的政治机关,必须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检验政治忠诚的试金石。要强化理论武装,筑牢思想根基。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将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三会一课”、干警政治轮训的核心内容。通过“原原本本学、研讨交流学、案例警示学”等方式,引导干警深刻认识中央八项规定的政治属性——它不仅是改进工作作风的具体要求,更是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纪律。要主动对标对表,践行初心使命。我们要传承“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赤子情怀,将改进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作为党建重点,通过“一村一法官”“法官进企业”等机制,倾听群众对司法作风的意见建议,切实解决立案难、执行难等痛点问题,以司法为民的实效诠释“人民至上”的理念。要深化历史认知,增强政治自觉。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到党纪学习教育,作风建设始终是党内集中教育的主线。各级法院必须系统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的成效,将其作为党建“必修课”。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融入司法改革全过程,从立案、审判到执行,从“八小时内”到“八小时外”,构建全覆盖的作风监督体系。

二要以问题导向为抓手,靶向整治司法作风顽疾。当前,司法领域仍存在少数干警纪律意识淡薄、担当精神不足、与群众联系不紧密等问题。学习教育必须坚持刀刃向内,以查改贯通推动作风转变。要对标对表查问题。对照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聚焦“四风”隐形变异问题,重点查摆在调查研究中是否存在“走马观花”“盆景式调研”;在审判执行中是否存在拖延办案、选择性执行;在廉洁自律中是否存在接受当事人宴请、违规接触律师等行为。要开门纳谏听民意。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走访企业社区等方式,广泛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和群众的意见。要立行立改抓整治。针对查摆出的问题,实行“台账管理”“销号整改”。对司法不作为、慢作为等问题,开展专项活动,强化审限监管和流程跟踪;对违规干预案件、充当“司法掮客”等行为,严格落实“三个规定”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以零容忍态度严惩司法腐败。

三要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作风建设既要“当下改”,更要“长久立”。人民法院必须以法治化、规范化思维不断健全制度体系,推动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地生根。坚持完善责任体系。压实党组主体责任、“一把手”第一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将贯彻中央八项规定情况纳入党建考核、干部评优的重要指标。坚持细化制度规范。针对司法权运行特点,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机制。准确执行《法官行为规范》,细化庭审纪律、业外活动等禁令;完善任职回避、离任从业限制等制度,斩断利益输送链条;推进“廉洁家庭”建设,以家风促政风。坚持强化科技赋能。依托数字法院建设,构建“数据”监督体系。通过审判流程公开、执行信息公开平台,接受社会监督;运用大数据分析异常办案指标,自动预警“四风”问题;推广“线上廉政教育基地”,实现警示教育常态化。

四要以党建引领为牵引,推动司法事业高质量发展。作风建设的成效最终要体现在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实践中。人民法院必须深入推进学习教育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作风建设提升赋能审判执行工作。坚持服务大局显担当。围绕“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篇,聚焦维护国家“五大安全”、优化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以优良作风保障司法服务精准高效。坚持司法为民提质效。践行“如我在诉”意识,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长效机制,推进多元解纷、诉讼服务升级。推广“云法庭”等便民举措,解决群众“打官司难”问题;开展涉民生案件专项执行行动,切实维护群众胜诉权益。坚持锻造铁军树形象。坚持严管厚爱结合,健全干警职业保障体系。通过法官单独职务序列改革、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激发干警干事创业活力;落实容错纠错机制,为担当者担当;选树“办案标兵”“调解能手”等典型,营造争先创优氛围。

中央八项规定是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的“金色名片”,我们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深化司法作风建设,以党建引领司法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更加坚强的司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