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学习关于金融工作论述摘编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汇编

更新时间:2025-05 来源:网友投稿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大力弘扬xx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总书记鲜明提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深刻阐明了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核心要义,为金融系统大力弘扬xx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指明了方向。

一、全面理解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深厚思想基础和重要现实意义

xx优秀传统文化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提供了深厚的思想道德基础。文化关乎国本、国运,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我们党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指导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特别是“第二个结合”让我们掌握了思想和文化主动,并有力地作用于道路、理论和制度。xx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xx文明的智慧结晶。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必须运用xx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金融发展赋能,充分汲取xx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一诺千金”“兼善天下”“利济苍生”等丰富的思想道德精髓,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守好中国特色现代金融体系的根和魂。

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的必然要求。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必须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离不开文化的有力支撑和丰厚滋养。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是金融系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必然要求;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必然要求;是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必然要求;是坚持问题导向,破解金融领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要求;是坚持守正创新,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

二、深刻把握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内涵要义和实践要求

---此处隐藏7381字,下载后查看---

中国证监会党委将始终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落实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抓紧完善配套制度规则,推动资本市场“x+N”政策体系形成和落地实施,着力稳市场稳信心稳预期。证监会将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安全、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这一总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总书记对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多次作出重要部署。资本市场在分担创新风险、促进创新资本形成、优化创新资源配置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大有可为。要促进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功能,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坚持市场化法治化改革方向,推动股票发行注册制走深走实,增强资本市场制度竞争力,有效支撑科技创新,提升对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的包容性。

依法全面加强监管,更加有效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坚持资本市场监管的政治性、人民性,坚守监管主责主业,全面强化机构监管、行为监管、功能监管、穿透式监管和持续监管,不断提升监管针对性有效性。落实好监管要“长牙带刺”、有棱有角的要求,以“零容忍”的态度严厉惩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强化监管震慑,净化市场生态。坚持看不清管不住则不展业,加快构建从入口、持续监管到出口,再到机构监管、交易监管的全方位立体化资本市场监管体系,积极稳妥推进金融创新和与之相匹配的监管能力建设。

健全资本市场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金融既有管理和分散风险的功能,又自带风险基因,防控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要坚持系统思维、底线思维、极限思维,统筹好发展与安全、开放与安全,坚持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防范化解风险,进一步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切实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强化对资本市场风险的监测预警和早期纠正,完善对资本市场金融创新活动的风险评估和反馈改进机制。健全资本市场风险问责追责机制,压实风险防控责任。

加强资本市场法治建设。法治兴则市场兴,法治强则监管强。要更好发挥法治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中的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加快推动制定修订证券投资基金法、上市公司监管条例、公司债券监管条例、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大幅提升证券违法违规成本。强化行政、民事、刑事立体化追责,加大证券纠纷特别代表人诉讼制度适用力度,为各类主体提供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以高质量法治保障促进资本市场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