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会议上,校长讲话:千万别信!“抓两头促中间”!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你们知道那句"抓两头促中间"的说法吧?就是说重点关注班里最好和最差的学生,中间那批学生自然就会被带动起来。听起来挺有道理的,对吧?培养几个尖子生作为榜样,再把那些问题学生管住不让他们捣乱,这样班级氛围就好了,其他学生也就跟着进步了。很多培训和书上都是这么教我们的。

但是呢,作为干了多年的校长,我必须实话实说:在咱们这种学校,这套理论根本行不通!我见过太多班主任拼命"抓两头",结果呢?两头没抓住,中间也没带起来。这是为啥呢?因为咱们的实际情况跟理论假设差太远了。

所以我觉得,对咱们学校来说,应该改成"抓中间拎两头"。我来说说为什么:

首先,为啥"抓两头促中间"在咱们这行不通?

---此处隐藏1239字,下载后查看---

其次,要创造展示的舞台。班级活动、校园活动要多给中等生机会。不要总是让那几个尖子生代表班级参加各种比赛,要让更多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我看到有的班主任做得很好,轮流安排不同学生担任小组长、值日班长等职务,让更多孩子有责任感和参与感。

再次,要形成积极的中等生群体。可以定期组织中等生座谈会,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困难;也可以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活动,让中等生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当积极向上的氛围形成后,整个群体会有正向的互动效应。

至于"拎两头",我的建议是:对尖子生,重在稳定和维持,给予适当关注,防止他们出现大的波动;对后进生,要设定明确的行为底线,确保他们不影响班级正常秩序,同时保持耐心,寻找适当时机进行个别引导。

各位班主任,教育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我们的工作思路。"抓中间拎两头"的策略,是我多年来在薄弱学校积累的经验,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记住,在我们这样的学校,中等生才是最宝贵的资源,是我们真正能够影响和改变的主体。当我们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这个群体时,整个班级的面貌必将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