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需求及质量提升调查思考

更新时间:202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一)干部培训需求情况

本次调研的对象大多是已经参加过培训的学员,因此,能够较为集中且精准反映培训学员的具体需求。

1.培训时长需求情况。在培训时长需求上,调查显示,选择5-7天占49.86%,选择3天以内占17.85%,选择10-15天的占14.45%,选择1个月左右占12.46%,选择3个月左右占2.55%,半年或以上占2.83%。总体来看,高达67.71%的调研对象更愿意接受短期培训,仅17.84%的调研对象愿意接受1个月以上的长期脱产培训。

2.培训班人数设置。在班级人数设置需求上,调查显示,选择30-40人占56.37%,选择40-60人占30.88%,选择60-80人占5.1%,选择80-100人占4.53%,选择100人以上占3.12%。由此可以看出,选择60人以内的班级设置占比高达87.25%,仅12.75%的人选择60人以上的班级设置,大多数学员还是更愿意接受小规模人数培训。

---此处隐藏4178字,下载后查看---

总书记强调,干部教育培训不能“一锅煮”,必须区分对象、按需培训。为了更好地提升干部教育培训实效,推进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党校实际,提出以下几点思考。

(一)创新机制激活力。紧紧围绕“打造渝东南干部教育高地”,比照“三步走”目标要求,切实走好“创新”道路。一是不断健全干部教育培训机制。科学设置培训班次,训前做好“需求”调研,订制“需求”菜单,收集意见建议、问题释疑等清单,全面提升党员干部“七种能力”。二是构建大成集智机制。深化武陵山片区党校教育联盟合作,注重片区协作优质办学资源共享。建立“教师+学员”联合机制,积极融入渝鄂湘xx边际区域中心城市建设中,撰写一批高质量的资政报告,使得培训“不白来”、干货满满,有“料”更有“效”。

(二)深化教学再改革。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教学方法作为实现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推进教学再改革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干训工作的质量水平。一是要持续推进“两段式”教学。不断深化川渝合作办学,切实弥补区内教学弱势短板,加强与高校、市区级部门合作,变“单纯学”为“观摩学+大家谈”,拓宽学员的眼界,提升学员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二是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借鉴法治教育基地平台的经验基础上,深入探讨与其他区级部门合作的可能性,用好用活基地平台,打造具有xx辨识度的教学品牌。三是主推学员成果集成。充分发挥学员“三带来”优势,将学员撰写调研报告转换资政报告,通过命题作文与自主选题相结合的方式,出一批好成果。

(三)比学赶超树标杆。一是选取标杆。在渝鄂湘xx边际区域内,结合党校实际,通过分析标杆对象的有关数据和信息,掌握其成功经验和最佳实践,找出自身差距不足,制定实施追赶计划。切实将比学赶超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做在平常。二是聚焦主责主业。认真学习全市赛马比拼精神,严格对照“打造渝东南干部教育高地”项目“三步走”战略要求,厘清各阶段任务清单。切实将干训工作任务量化,全面细化各项任务,压实压紧责任,具体落实到各部门及人员,确保各阶段目标任务高质量完成,持续营造创先争优浓厚氛围。

(四)严格管理转作风。加强培训管理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把从严治校、从严治教、从严治学作为党校工作的重要方针,狠抓校风、学风、作风建设,切实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一是秉持“严”的基调,强化纪律约束。坚持把从严治党要求和从严治校方针结合起来,严格落实中央**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严的主基调体现到学员和教职工日常管理监督中,敢于较真,抓早抓小,防微杜渐,推动各类主体形成从严治校合力。二是营造风清气正的办学环境。在办学过程中,要严格入学管理,教育引导培训学员严格遵守党校的规章制度,坚持“先礼后兵”。要严格考核管理,实行学员量化考核制度,多维度对培训学员进行考核。要严格后勤管理,严格落实学员入校后实行全封闭式管理,培训期间吃住一律在校。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