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查摆问题整改工作方案

更新时间:2025-04 来源:网友投稿

按照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学查改”工作要求,党支部对推进学习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进行了全面查摆,逐条明确了整改措施。为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工作,制定如下方案。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方面。一是学习被动且流于表面。部分党员干部在学习八项规定精神时缺乏主动性,多在上级要求或单位组织集中学习时才参与。学习过程走马观花,仅停留在条文阅读,未深入探究规定背后的深刻内涵与重大意义,未能将其与自身思想提升和日常工作紧密结合,导致对规定理解浮于表面,难以精准把握与灵活运用。二是忽视作风建设紧迫性。部分同志未充分认识到作风建设在党的建设全局中的关键地位与深远影响,未意识到不良作风正侵蚀党的执政根基,损害党的形象与公信力。思想上存在侥幸与麻痹心理,认为细微作风问题无关紧要,不会影响工作与党的事业,从而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放松对自身作风的要求,为作风问题滋生埋下隐患。

(二)厉行节约方面。一是公务接待未做到完全合规。尽管公务接待标准明确,但实际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为追求接待场面的“热烈”与“隆重”,常突破标准。餐饮安排上,菜品数量过多、档次过高,甚至出现高档酒水与珍稀食材;住宿方面,超规格预订豪华套房或星级酒店,造成公共资源浪费,违背了中央八项规定倡导的节俭原则。二是办公资源浪费严重。办公场所布置与办公设备配置存在问题。部分办公区域过度追求奢华,装修繁复、材料高档,办公室面积超标;办公设备采购时盲目追求高性能、高配置,忽视实际需求,导致设备闲置、资源浪费。这些行为增加了行政成本,背离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三)服务群众方面。一是办事效率低下。处理群众事务时,工作流程繁琐、环节冗长,部门间信息不畅、协同不足,导致群众办事材料在各部门“空转”,审核周期长,群众等待时间久,严重影响办事体验与对政府部门的信任度。二是缺乏担当精神。面对复杂棘手的群众问题,部分工作人员缺乏攻坚克难的勇气,不敢主动担责,习惯将问题上交,等待上级指示。解决问题时缺乏创新与主动作为意识,未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导致问题久拖不决,群众诉求得不到及时回应与解决。三是沟通方式不当。与群众沟通时,部分干部语言过于专业化、书面化,未考虑群众的文化水平与理解能力,导致群众对政策内容难以理解。同时,沟通态度不够热情、耐心,缺乏共情能力,加剧了干群隔阂,影响政策宣传与落实效果。

---此处隐藏4521字,下载后查看---

(六)完善长效机制。一是深化长效机制学习领会。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学习单位建立的改进作风长效机制,通过专题讲座、集中研讨、案例分析等方式,帮助干部全面理解长效机制的内容架构、目标任务与运行机制。要求干部深刻认识长效机制在推动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中的重要作用,将其作为规范自身行为、提升工作效能的重要依据,增强贯彻执行的自觉性与坚定性。二是推动长效机制融入日常。将长效机制的要求与规定细化分解到具体工作岗位与业务流程中,明确干部在长效机制运行中的职责与任务。建立长效机制执行台账,实时记录跟踪干部执行情况,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日常工作各环节。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解决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保障长效机制顺畅运行。三是建立跟踪反馈与优化机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执行情况跟踪反馈机制,定期评估分析运行效果。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实地走访等方式,广泛收集干部职工与群众意见建议,及时掌握长效机制实施中的问题与不足。根据反馈信息,对长效机制进行动态调整与优化完善,使其更符合工作实际与干部群众需求,提高作风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沟通协作,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共同推进长效机制有效实施,形成作风建设强大合力。

三、工作要求

(一)提高站位强认识,压实责任抓整改。坚持把深化问题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成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支部主体责任和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职责。通过专题学习会、警示教育案例剖析等方式,组织全员对照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行业作风要求,开展自查自纠,建立问题台账。实行清单化管理,逐项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时限,确保整改任务到岗到人。

(二)聚焦问题抓关键,精准施策促落实。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严查"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畅通群众监督渠道,设立作风问题举报专线,开展"下沉式"暗访督查。建立"周调度、月通报"机制,对整改不力单位约谈问责。同步推进建章立制,修订完善公务接待、考核评价等制度12项,强化制度刚性约束。

(三)深化成效重长效,标本兼治转作风。将作风建设纳入干部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开展“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通过"岗位练兵""服务标兵评选"等载体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定期开展整改"回头看",对反弹问题从严处理。加强廉洁文化教育,组织干部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签订承诺书,推动作风整改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