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贯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守正创新、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系统观念的原则。“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是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的高度凝练和集中概括,我们必须全面准确领会和把握,在改革实践中毫不动摇坚持并不断丰富和发展。
一、深刻认识“六个坚持”重大原则的重大意义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人民群众新期待,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必须继续把改革推向前进。“六个坚持”重大原则科学回答了改革涉及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改革的正确世界观和科学方法论,提供了完成改革“过河”任务的“桥和船”,对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党和国家事业行稳致远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从历史维度看,“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是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我国4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积累了宝贵经验。特别是作为我国改革开放历史进程中最壮丽的篇章之一,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实践成果、制度成果、理论成果,为新征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坚实基础和宝贵经验。“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是对改革开放40多年历史经验的深邃思考,更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十多年新鲜经验的集中体现,彰显了我们党领导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自信和历史主动,为在改革开放中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提供了重要历史启示。
从现实维度看,“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是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重要遵循。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不可能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然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困难、风险和挑战。“六个坚持”重大原则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指导性,是我们增强战略主动、斗争主动,战胜前进道路上各种风险挑战的定海神针,必将指引我们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续写“两大奇迹”新篇章。
---此处隐藏2736字,下载后查看---
坚持系统观念回答的是改革的方法问题。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最初一公里”的谋划设计,到“最后一公里”的落地见效,都要处理好经济和社会、政府和市场、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使各项改革举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实施过程中相互促进、在改革成效上相得益彰,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三、深入践行“六个坚持”重大原则的实践要求
坚持好运用好“六个坚持”重大原则,是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央和国家机关走好践行“两个维护”第一方阵、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上当好排头兵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全面准确领会和把握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贯彻落实党中央战略部署,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实到位的实践要求。
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我们要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根本保证,从研判改革形势、凝聚改革共识,到作出改革决策、部署改革任务,再到排除改革阻力、抓好改革落实,都要坚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要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价值取向,从人民的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出发谋划和推进改革,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合理引导改革预期,注重从老百姓急难愁盼中找准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要把坚持守正创新作为基本原则,始终走正道、善于闯新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坚决破除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推动改革不断取得新突破。要把坚持以制度建设为主线作为重要要求,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把中央要求、群众期盼、实际需要、新鲜经验结合起来,使各项制度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要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作为有效途径,更好发挥法治在排除改革障碍、巩固改革成果中的积极作用,维护法治权威,进一步深化法治领域改革,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平等保护全体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益。要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科学方法,更加注重系统集成,更加注重突出重点,更加注重改革实效,通盘考虑改革的点线面和时度效,科学制定改革任务书、时间表、优先序,加强各项改革举措的协调配套,力求形成整体效能。
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总书记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始终不渝贯彻“六个坚持”重大原则,脚踏实地、攻坚克难,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以坚定的毅力和顽强的斗争,奋力打开改革发展新天地。